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改良三叶形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27例

    发表时间:2010-10-21  浏览次数:573次

      作者:史少华,陈志刚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骨科,海安226600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用4~6孔三叶形钢板,剪去中央叶的一孔后塑型使其环抱肱骨头,体部固定骨折远端,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结果:27例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经切开复位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均愈合,采用Constant评分标准,优良率92.6℅。结论: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牢靠,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上部位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1]。以往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存在固定时间长且常后遗肩关节功能障碍。对不稳定骨折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0月应用改良三叶形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7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7例患者中男20例,女7例,年龄18~76岁,平均52.5岁。跌伤16例,车祸伤11例。根据Neer分类法[1]分类:二部分骨折累及肱骨外科颈8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7例,其中合并肩关节脱位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和损伤7例。全部采用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仰卧位,患肩略垫高。取肩关节前内侧入路(Thompson和Henry切口)[2],将肩关节外展70°~90°,自锁骨外1/3起经喙突沿三角肌前缘作弧形切口,向下至三角肌粗隆。注意保护头静脉,向外牵开三角肌,向内牵开胸大肌及头静脉,显露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和骨折端,如显露不充分时可做三角肌锁骨缘部分切断。同时检查肩袖是否损伤。采用牵拉挤压或撬顶方法使骨折准确复位,用大巾钳及克氏针临时固定以维持复位。选用4~6孔AO或国产的三叶形钢板,剪去中央叶的一孔,并将其顶端向凹侧折弯30°,再将其放置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后方肱骨大小结节上,注意钢板顶端不宜超过肱骨头关节软骨。肱骨头一般使用2~4枚松质骨螺钉,骨折远端为皮质骨螺钉。术中用C型臂X线机监视,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关节面平整及钢板位置合适,松质骨螺钉长度适宜(如图1、2)。如伴有肩袖损伤同时行修补。术后三角巾悬吊,3天后疼痛减轻即开始肩关节被动功能锻炼,3周后开始主动辅助训练。

      2 结 果

      本组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发生,无肱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采用Constant评分标准[3],结果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对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非手术治疗固定不牢靠,固定时间长,极易发生肩关节黏连,导致肩关节僵硬。近几年T形钢板内固定使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内固定方法。郭林新等[4]采用T形、三叶形、蛇头形和L形钢板治疗22例,优良为16例。但T形钢板只有两只松质骨螺孔,对四部分骨折和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固定显得不够坚强可靠。

      应用切开复位改良三叶形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以直视下准确复位,达到较坚强的固定。术中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来判断复位情况:一是看肱骨结节间沟是否复位(骨折未导致结节间沟辨认困难者);二是看复位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走行方向及松紧度(骨折导致结节间沟辨认困难者)。固定在近端的螺钉一般不少于2~4枚松质骨螺钉,可以从不同方向使之固定牢靠,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打入肱骨头方向的松质骨螺钉长度要合适,一般以位于软骨下0.5cm为妥[3]。靑少年骨折螺钉应避开骺线。同时剪去中央叶的一孔并将其顶端向凹侧折弯30°使其最高点低于软骨面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将影响术后肩关节上举功能。手术中尽量少切断三角肌锁骨缘部分,在骨折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后将肩关节适度内旋可以更好地显露放置钢板,减少肌肉损伤。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关节功能恢复起重要作用。在较牢固的内固定支撑下,患者术后3天可以开始肩关节被动功能练习,3周后开始主动辅助训练,大部分病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所以我们认为采用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具有可塑性好,多钉固定,坚强可靠,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贵兴,戴尅戎.骨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0-276.

      [2] S. TERRY CANALE, 坎贝尔骨科手术[M].第10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9-80.

      [3] 何发胜,苏 青,蔡克冬. 肱骨近端外侧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8):652-653.

      [4] 郭林新,林 斌,洪加源,等.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 17(1):63-65.

    ↑上一篇: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157例体会
    ↓下一篇: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