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螺旋臼合并特异性植骨术治疗髋臼翻修术中骨缺损

    发表时间:2010-11-02  浏览次数:564次

      作者:杨健松,伍中庆,胡木百均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 目的 介绍螺旋臼合并特异性植骨术治疗髋臼翻修术中骨缺损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使用螺旋臼合并特异性植骨术治疗髋臼翻修术中骨缺损的病例。结果 随访1~7年,平均5.3年。21例髋关节疼痛均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翻修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9分,翻修术后平均为83分。暂未出现术后假体松动而需要再次翻修病例。结论 采用螺旋臼合并特异性植骨术治疗髋臼翻修术中骨缺损效果明确,取得了良好的短期和中期效果。

      【关键词】 骨缺损;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髋臼;骨移植;螺旋臼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国人生活观念的改变,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因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给翻修手术带来挑战, 本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螺旋臼合并特异性植骨术治疗21例翻修术中髋臼存在骨缺损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短期和中期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关节专科自2001年5月~2008年8月对21例患者(21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其中女15例,男6例,年龄59~74岁,平均68.3岁。翻修术前诊断:无菌性松动15例(见图1),髋臼假体中心性脱位4例,假体周围感染2例。初次THA至翻修时间为11个月~19年。根据髋臼骨缺损的Paprosky分类法[1],Ⅰ型2例,Ⅱ型16例(其中ⅡA型7例、ⅡB型5例、ⅡC型4例),ⅢA型3例。21例均为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术前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2]平均为39分(21~45分)。

      1.2 翻修手术方法 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先清除髋臼假体周围纤维瘢痕组织,取出内衬和髋臼杯,彻底去除肉芽界膜组织[3],清除骨缺损区内的肉芽组织及瘢痕,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可能存在的磨损碎屑。显露出正常骨质,创造良好的假体植入床。碘伏浸泡,甲硝唑反复冲洗,再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用髋臼杯试模来评估骨缺损的范围及大小[4],将试模按正常髋关节旋转中心放置。观测试模与残余髋臼骨组织间的关系来决定植骨的方式和植骨量。

      根据髋臼骨缺损的 Paprosky分类法,对于I型的病例,螺旋臼和自身的骨组织完全可以达到良好的接触,如需要植骨,也仅仅用一些少量颗粒骨填充少量局灶性骨溶解骨缺损。对于ⅡA和ⅡB型的病例,螺旋臼和髋臼自身的骨组织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接触,这两种类型大多数是髋臼顶上部有10%~15%骨组织有缺损,因此这种情况也可采用少量结构性骨(例如异体股骨头)做修补,合并颗粒植骨可以使螺旋臼和自体骨接触更加紧密,并可以诱导成骨,为以后再次翻修提供骨结构(见图2)。对于ⅡC和ⅢA型的病例,髋臼结构性骨缺损已达相当程度,髋臼前下方及顶部已丧失支撑髋臼假体的能力,而且缺损已侵犯前、后柱,这种情况需要选用巨大假体,巨大螺旋臼和自体骨也可以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接触;植骨块必须要足够大(例如异体股骨髁),以便修补骨缺失区,承受应力,不易被吸收,如此可改善术后早期的稳定性,并要结合颗粒植骨,诱导骨生长,移植骨组织可获得愈合连接,缩小骨缺损区域,也可为以后再次翻修手术提供较多的骨量[5]。

      图1 某患者翻修术前 图2 某患者翻修术后

      1.3 随访方式 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电子邮件和信件等进行随访。

      2 结果

      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早期感染征象。术后假体稳定无脱位发生。1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给予及时对症治疗后痊愈。1例因跌倒致假体脱位,予以手法复位后至今没再脱位。患者术后根据骨缺损程度及螺旋臼安装的稳定情况,制订特殊的个体康复方案进行锻炼。21例均可坚持随访,术后随访1~7年,平均5.3年,暂未出现假体失败而需要再次翻修病例。Harris评分系统[2]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翻修术后平均为83分,较术前平均提高了44分。

      3 讨论

      3.1 螺旋臼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优势 螺旋臼与骨尽可能大的面积接触使其在植入后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能,早期的稳定同样也使周围的骨质能更好的生长,促进了髋臼假体与骨间的稳定,而且在使用螺旋臼时不强调必须有完整的髋臼壁,只要存在髋臼环或者髋臼前/后柱,就能将其缓慢拧入固定并达到初始稳定[6]。

      3.2 植骨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病例,由于骨缺损较多,而且往往是Paprosky Ⅱ和Ⅲ型的骨缺损。植骨可以填充缺损、重建髋臼结构、提高局部骨量,是髋臼骨缺损修复的重要技术。因此翻修手术病例,术前必须备有足够的结构性和颗粒性异体骨,异体成年人股骨头,股骨髁或胫骨上端或髋臼都是理想材料,老年人股骨头,由于骨稀疏,骨强度不足只适宜作为颗粒骨使用。Paprosky Ⅰ型,用少量颗粒骨填充一些局灶性骨溶解骨缺损;ⅡA和ⅡB型用少量结构性骨(例如异体股骨头)作修补,合并颗粒植骨可以使螺旋臼和自体骨接触更加紧密,并可以诱导成骨,为以后再次翻修提供骨结构。ⅡC和ⅢA型植骨块必须要足够大(例如异体股骨髁),以便修补骨缺失区,承受应力,不易被吸收,如此可改善术后早期的稳定性,并要结合颗粒植骨,诱导骨生长,移植骨组织可获得愈合连接,缩小骨缺损区域,也可为以后再次翻修手术提供较多的骨量。

      有学者[5]还提到异体骨植入修补时,要求异体骨骨小梁排列方向与修补部位受力方向相一致。如此结构性异体骨有足够强度即刻承受负荷,异体骨再血管化,骨形成过程中,新骨能较快沉积在死骨上,有利骨修复。

      总之,在髋臼翻修术中,使用螺旋臼并根据骨缺损的程度,应用不同的植骨方法,可以恢复髋臼结构的完整性,增加局部骨量,保证术后早期的假体稳定性,增加假体的骨性接触面,也可为以后再次翻修提供骨结构。螺旋臼合并特异性植骨术可应对大多数髋臼翻修术中骨缺损的问题,通过回顾分析病例,长期随访,该法取得了短期和中期的良好疗效。但在Paprosky ⅢB型的髋臼骨缺损中,该法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需要结合其它更多的髋臼修复方法一起使用。

      【参考文献】

      [1] 吕厚山.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蔡东岭,赵劲民,杨志.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6,15(2):71-73.

      [4] 郭亭,赵建宁,周利武,等.加强杯联合植骨技术修复翻修术中巨大髋臼骨缺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5):334-336.

      [5] 杨庆铭.髋臼侧假体翻修重建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6] 戴彬,李贵斌,魏慧明.双锥型螺旋臼与压配型髋臼前瞻性对比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7,20(4):365.

    ↑上一篇:关节镜下Intrafix、Rigidfix系统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
    ↓下一篇:封闭疗法结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2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