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瘫合并语言障碍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1-09-07  浏览次数:566次

      作者:阎炳苍,赵小丽  作者单位:710065(陕西•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阎炳苍);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赵小丽)

      【关键词】 脑瘫 语言障碍 体外反搏 言语训练

      语言障碍是脑瘫(cerebral palsy)儿童较常见的合并症,其发生率约占脑瘫儿童的70%~75%[1]。为了探讨有效改善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进行了相关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4年9月~2006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学术会议确定的脑性瘫痪诊断标准[2]。(2)运动性构音障碍符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标准[3],语言发育迟缓的诊断检查采用语言发育迟缓检查(SS法)(CRRC版)标准[4]。共入组124例,其中运动性构音障碍51例,语言发育迟缓73例;男75例,女49例;年龄2 a~8 a。分型:痉挛型72例,手足徐动型32例,共济失调型18例,混合型2例。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40例、B组42例、C组42例。三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上海爱仁电子仪器厂生产的ECP98A型体外反搏器治疗,1 h•1次•d-1,治疗6 d休息1 d;B组单用言语训练治疗,45 min•1次•d-1,由康复治疗师完成;C组采用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治疗方法和次数同A组和B组。观察3 mo。

      1.2.3 言语训练治疗

      对运动性构音障碍者进行构音器官的运动功能与知觉训练和构音与表达的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首先将评定的结果作为训练的起点,从而设定语言训练的内容,再制定全面的训练程序。

      1.2.4 体外反搏操作

      采用四肢加臀部气压序贯式体外反搏法,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

      1.2.5 疗效评定

      于治疗前及治疗3 mo末,由康复评定师采用SS法评定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1个级别定为有效。

      1.2.6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3 mo末,A组总有效率为70.00%(28/40)、B组为51.14%(24/42)、C组为83.33%(35/42)。三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64,P<0.05)。

      2.2 三组总有效率的两两比较

      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1.460、2.046,P>0.05);A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2.046,P>0.05);B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890,P<0.01)。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中枢性瘫痪,是否存在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唐亮等[5]对170例脑瘫患儿作颅内动脉TCD检测,证实其Willis环血流明显减低,血管阻力增高。因此,任何能增加颅内血流的措施多将有利于脑瘫脑功能的改善。体外反搏通过提高舒张压,改变血流压强和流速,导致血流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增加心脑供血,一方面,通过灌注压增加,切应力加大,流速加快,聚集的缗钱状红细胞发生解聚,而有利于脑组织供氧,另一方面,通过脑灌注压的增加,改善低速高阻状态[6]。

      脑瘫合并语言障碍中主要是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其发病机理是由于神经病变导致与语言运动有关肌肉的麻痹或运动不协调。因此会影响到语言产生的各种因素,如发音的质量,发音,呼吸,共鸣和语言的韵律。还有部分患儿由于大脑功能发育不全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这些患儿的智力和语言能力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7]。由于其中绝大部分患者在年龄上处于语言形成的初期阶段或语言发育的早期阶段,因此要尽早、尽快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治疗3 mo末,A组总有效率为70.00%、B组为51.14%、C组为83.33%;A组与B组、C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C组(P<0.01)。表明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疗效更为显著,显著优于单用言语训练治疗和单用体外反搏治疗。

      【参考文献】

      [1]林庆,李松.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11

      [2]林庆.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89,27(3):162

      [3]林庆,李松.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32~335

      [4]李胜利.言语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04

      [5]唐亮,蒋德禹,陈安宁.脑性瘫痪患儿颅底动脉血液动力学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康复,2001,5(17):30

      [6]宋虎杰,苏同生,韩祖成.经穴体外反搏治疗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1):700

    ↑上一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治疗进展
    ↓下一篇:脑静脉系统血栓降颅压治疗体会(附30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