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2-16  浏览次数:534次

      作者:张爱国,程 凌,周海宁,马 洪,谢少伟,伍云伟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垦总局第一职工医院骨科,景洪市澜沧江路43号,云南 666100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体外冲击波对16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进行治疗,定期每月复查X线片检查,了解骨痂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冲击波治疗后,16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13例有较明显的骨痂生长,其中12例最终愈合,3例无效。骨折延迟愈合治疗后愈合时间为6~20周,平均为12周。治疗总有效率为81%,平均治愈率为75%,震波治疗后未观察到肢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对内、外固定物无影响。[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可促进骨痂生长,缩短愈合时间,无明显神经、血管损伤及内、外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其治疗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创伤小,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骨折延迟愈合; 治疗效果

      骨折延迟愈合是骨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医学发展至今仍不能完全避免。以往采用手术切开内固定及植骨治疗,疗效较确切,但风险大、创伤大,并发症较多[1],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体外冲击波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院自2005年应用体外冲击波对骨折延迟愈合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患者均为骨折延迟愈合。男11例,女5例;年龄18~57岁,平均41岁,3例患者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13例患者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史,其中2例为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再次手术后延迟愈合,且内固定物均未取除。治疗后随访时间5~16个月,平均12个月。16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有4例为胫腓骨中下1/3骨折,1例为胫骨中段骨折,2例为肱骨中段骨折,1例为肱骨下段骨折,2例为股骨中段骨折,1例为股骨下段骨折,1例为股骨颈骨折,1例为尺骨中下段骨折,2例为桡骨中段骨折,1例为跖骨骨折。X线片显示,骨折端间隙,6例<5 mm,2例为6 mm,无明显的感染迹象,其中肥大型12例,萎缩型4例。符合骨折延迟愈合的诊断标准[2]:(1)骨折经过治疗后,固定时间已超过同类骨折愈合所需的最长期限,而骨痂仍不能将骨折端坚强地连接在一起,肢体活动时断端有明显的异常活动,局部有疼痛和压痛;(2)X线片显示,断端边缘不整齐、模糊甚至呈囊性改变,骨质吸收疏松,骨痂生长较少,断端间隙增宽,但无硬化及髓腔闭塞征者。

      1.2 治疗方法

      应用深圳市慧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MZ.ESWL-V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所产生的高能震波进行治疗。把患者置于舒适体位并固定,在透视下定位,根据骨骼粗细,在骨折线上选1~3个点作为基准点,调整冲击波碎石机第二焦点,对准骨折延迟愈合近远端作用部位,焦点聚集范围为1.5 cm2,最大能量为14 KV,股骨和胫骨3个基准点,脉冲数为1 000次。肱骨2个基准点,脉冲800次;尺桡骨2个基准点,脉冲600次;跖骨1个基准点,脉冲400次。2~3 d治疗1次,一般治疗3~5次,就能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定位时,震波的焦点应避开内固定及大血管和神经,在水囊与皮肤的交界面涂抹超声用凝胶避免皮肤损伤,否则容易产生皮肤瘀斑,血肿形成,表浅皮肤破损等。体外冲击波治疗后,每月摄片检查,了解其愈合情况。

      2 结 果

      16例患者定期随访,包括患者主观症状、负重情况、假关节活动、压痛及扣击痛。每月定期复查X线片1次。16例患者治疗后2个月全部随访,14例患者主观症状、负重情况、假关节活动、压痛及扣击痛有明显的改善。摄X线片检查,13例骨痂生长明显,最终12例治愈。震波治疗后未观察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及内、外固定物的损伤。

      典型病例:

      患者,女,42岁,2005年11月14日诊断为右股骨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给予清创缝合,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石膏外固定10周,2005年12月出院。出院后多次X线复查,无明显的骨痂生长,骨折端间隙较明显,无愈合迹象。2006年5月开始进行ESW治疗,2~3 d/一次,共治疗5次,摄X线片复查,如图1~4所示:

      3 讨 论

      骨折延迟愈合的原因:从本组患者治疗过程看,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主要为医源性因素所至[2,8],表现为:(1)内固定不当。包括内固定方式选择不合理,内固定不可靠及操作技术失误。本组病例中股骨、胫骨及肱骨中段骨折未使用髓内钉固定,而使用钢板固定且有的钢板过短,没有到达钢板长度与骨折线长度的比例大于5∶1的要求,未能获得可靠的内固定。操作技术失误主要表现为术者对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缺乏。如螺钉直接打在骨折线上,骨痂无法越过断端,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2)手术操作不当,违背生物学固定原理,过多剥离附在骨块上的骨膜及软组织,盲目追求骨折片的解剖复位,加重骨折部位的血供破坏。(3)忽视必要的外固定及早期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如肱骨下段骨折,断端间容易受旋转和剪式应力的影响,加之不正确的功能锻炼,易导致断端旋转、松动、移位,影响骨折愈合。自1980年临床首次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以来,ESW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988年Ogden等[3]首次成功的对骨折不愈合患者进行ESW治疗。随后ESW被不断地应用于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治疗。大量研究表明[4],体外冲击波对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有显著疗效,其成功率可达60%~90%,与作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近。因此ESW被认为是骨折延迟愈合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机制有[2,5~7]:(1)ESW的本质是声波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般性质,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密度不同的另一种介质时,因传播速度的变化在物质内部产生的作用力即声阻抗。当通过相同物理特性的组织(即相同声阻抗)时,其能量不衰减。人体骨组织的声阻抗7.80,脂肪1.38,肌肉1.70,相差较大,所以ESW在通过人体软组织时,能量衰减较小。在软组织及骨组织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瞬间即产生超过10 MPa的压力,使局部产生大量能量释放,即ESW对骨组织的直接作用,这种作用可造成骨膜下点状出血,产生微骨折、微骨裂和大量细小的骨碎片(0.1~3 mm)并有血肿形成,造成类似新鲜骨折的生物学环境,产生无菌性炎症,通过骨传导及爬行替代促进骨折延迟愈合。ESW的直接作用导致微小骨折填充于骨折延迟愈合的间隙内,类似植骨作用桥接两骨端,缩短骨折端间隙,改善局部血运和生物学环境,促进骨痂生长,为骨折延迟愈合创造条件。(2)ESW的间接作用即空化效应。当软组织内的液体在张应力状态下被分裂形成大量的水泡或气泡时,气泡表面的压力迅速下降,导致气泡破裂所产生的撞击力,作用于骨折延迟愈合部位产生治疗作用。然而,冲击波促进骨愈合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适应证:从治疗的临床效果看,ESW对肥大型骨折延迟愈合效果较好,而对萎缩型骨折延迟愈合效果较差;对骨折延迟愈合间隙<5 mm的治疗效果较好,>5 mm的治疗效果较差;主要适用于肥大型骨折延迟愈合,且骨折延迟愈合间隙<5 mm的患者。

      禁忌证[2,3,5,7]:(1)血友病及凝血障碍性疾病;(2)心脏支架或心瓣膜置换术后;(3)严重的心律失常;(4)急性感染;(5)妊娠;(6)肺、脑、脊髓、骺板、恶性肿瘤位于治疗范围内。

      ESW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不良反应[9]:ESW对人体组织的副作用主要是由“空化效应”所致,主要引起血管损伤,一般是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由于气泡膨胀可以引起血管壁局部瞬间膨胀甚至破裂,能量越高(产生气泡越大),血管径越小,血管损伤的可能性越大,表现为局部瘀血、血肿、表浅皮肤破损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对神经损伤可引起轴突内容物扭曲,使细胞膜张力增加,从而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和去极化,使其机械敏感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导致疼痛。本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局部表浅皮肤破损,给予包扎处理后治愈,未观察到神经损伤。

      本组患者一般于治疗后1个月可观察到骨折延迟愈合间隙模糊骨痂形成。最终无效4例中,4例均为萎缩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折延迟愈合间隙>5 mm,其中2例为胫腓骨中下1/3骨折,1例为肱骨中段骨折,1例为股骨颈骨折,均为局部血运较差的骨折类型,说明骨折局部的血运好坏对ESW治疗成功与否至关重要。ESW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尤其是肥大型骨折延迟愈合疗效较好,治愈率较高,这可能与不同骨折延迟愈合的形成机制不同有关。肥大型骨折延迟愈合本身骨折延迟愈合断端血运存在,只是骨折修复处于停滞状态,应用ESW治疗后,激活了骨折延迟愈合的愈合状态。治疗中仅发现少量患者有局部反应,无全身并发症的发生,这与国内外治疗经验相一致[5,8,9]。

      【参考文献】

      [1] Rodriguez Merchani EC,Forriol F.Nonunion:general principles and experimental data[J]. Clin Orthop,2004,419:4-12.

      [2] 廖冬发,权 毅,潘显明,等.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23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8:623-624.

      [3] Ogden JA,Alvarez RG,Levitt R,et al.Shock wave therapy(orthotripsy) i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J].Clin Orthop,2001,387:22-40.

      [4] Birnbaum K,Wirtz DC,Siebert CH,et al.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2,122(6):324-330.

      [5] Schaden W,Fischer A,Sailler A.Clin Orthop,2001,387:90-94.

      [6] 卢世璧,王继芳,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24-2525.

      [7] 张海宁,侯筱魁.体外冲击波治疗在骨科的应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13-116.

      [8] 刘 璠,祁 俊.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的成因与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5:405-408.

      [9] 黄广林,刘 流.体外冲击波在骨科的应用[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4:222-226.

    ↑上一篇:机器人辅助基于人体力线牵引的下肢骨干骨折复位
    ↓下一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