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近端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

    发表时间:2011-05-12  浏览次数:509次

      作者:刘俊宾 田宝方 徐献伦 作者单位: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关键词】 内固定器; 锁定加压钢板;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反转子间骨折

      股骨反转子间骨折亦称股骨反粗隆间骨折,是极不稳定的骨折,在手术治疗上存在较大分歧,且术后容易出现髋内翻、患肢短缩、内固定物失效等并发症。我院2002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36例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锁定加压钢板(LDP)两种手术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71岁;左侧14例,右侧22例;致伤原因:跌伤18例,车祸伤11例,坠落伤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AO/OTA 31A3型);AO分型A3Ⅰ型17例,A3Ⅱ型11例,A3Ⅲ型8例;伤后来院就诊时间为5 h~6 d,平均2.3 d。其中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胸外伤3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颅脑外伤2例,合并肩胛骨骨折1例,1例合并Colles骨折,合并腰椎骨折1例。按照随机配对分组法将分为2组,PFN组17例,LDP组19例,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

      1.2 手术方法 2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手术,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牵引患肢至骨折复位满意。(1)PFN组:由大粗隆顶点向近侧作6 cm 皮肤直切口, 切开臀大肌筋膜,钝性分开部分臀中肌肌纤维, 触及股骨大粗隆顶点偏内缘找到转子窝,用弯锥沿大粗隆顶点顺行到转子窝,将其处骨皮质凿穿,放入球形导针,透视下直接沿股骨中心扩髓,扩髓后放入相应大小的PFN,用手连接器将PFN插入髓腔。若骨折端复位不满意,以粗隆下纵行切口5~8 cm,直视下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满意后,在大粗隆下缘,经定位器(135°)和套管打入2枚导针,经股骨颈进入股骨头内,透视满意后,经导向器拧入近端拉力螺钉至股骨头关节面下1 cm,再拧入防旋螺钉,使其末端与拉力螺钉及大粗隆顶点在一条直线上,同理拧入2枚远端交锁螺钉。(2)LDP组:取外侧从大转子向下纵行切口,长12~15 cm,切开阔筋膜张肌和股外侧肌,暴露大转子外侧及转子下。对于闭合复位不满意者要暴露小转子下内侧,将骨折远端向外牵拉复位后钢针暂时固定。选择合适长度钢板,同时用持骨器使钢板远近两端与股骨贴紧。先用1枚普通螺钉单皮质固定钢板,然后打人近端3枚导针。术中正侧位透视导针位置满意后,用空心钻头钻孔后拧入3枚自攻锁定钉到股骨头关节软骨下1 cm处,然后再骨折远端进行固定。2组切口均用1 000 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逐层关闭切口并放置1根负压引流管。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抗感染、消肿、止痛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复合伤及原发内科疾病,注意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麻醉清醒后床上肌肉舒缩,伸屈患髋、膝及足部主动功能锻炼。LDP组术后4周可扶助行器站立,患肢不负重,8~12周后部分负重下地活动。PFN治疗组术后1周可借助行器下床,患肢不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4~6周后基本可完全负重。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术中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复位情况,螺钉位置;(2)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3)骨折愈合情况。

      2 结果

      2.1 LCP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失血量、住院时间与PF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术中及愈合情况比较

      2.2 LDP治疗组平均优良率78.9%,PFN组平均优良率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P<0.05)。见表2。表2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定标准结果例(%)

      2.3 36例均获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6个月。X线片示多数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在LDP组中出现2例骨折延迟愈合,后期出现髋内翻畸形2例,内固定失效1例。PFN治疗组17例骨折均愈合,只有1例后期出现了锁定螺钉松动。见表3。表3 骨折愈合结果例

      3 讨论

      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是一种特殊性类型的骨折,它在解剖结构与机械力学上具有独特性,不同于其它转子间骨折。AO将股骨粗隆间骨折纳入其整体骨折分型系统中归为A类骨折。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即是AO/OTA 31A3型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A3型又分为三个亚型,Ⅰ型、Ⅱ型及Ⅲ型,即骨折斜形、横形、粉碎形。A3型骨折以斜形骨折较为多见,骨折线沿着内侧小转子斜向外上方大转子处,外侧骨皮质往往也有破裂,骨折远端的股骨干容易受内收肌的牵拉向内侧移位,使骨折极不稳定。这类骨折治疗比较困难,手术效果也不理想,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及内固定物失效等。这种反转子间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有关报道,它在所有的转子间骨折中占5%~23%,但其手术治疗要求很高,选择不当很容易出现内固定失效,后期出现一些并发症。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两种内固定手术治疗上的不同,决定选择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案。

      目前对股骨粗隆部的A3骨折的累及范围有所不同,有作者认为A3骨折亦称之为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1],因骨折端受的应力较大,骨折线方向从近内侧到远外侧粗隆下,骨折远端由于内收肌的牵拉向内侧移位,骨折有内侧移位的趋势引起内固定穿透关节,故DHS不适用固定反转子间骨折[2,3],因为DHS只固定一侧皮质,如果内侧皮质不连,则易将应力集中在内侧皮质,从而引起皮质的压缩,使骨折畸形愈合。

      对一些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用DHS固定,由于螺丝钉在套筒的过分滑动,引起肢体短缩和远端内移,易导致畸形。由于不满意DHS的并发症,导致髓内固定系统的发展,它的优点是:插入骨髓腔比DHS更有效传导应力。

      Gamma钉为代表的内置物,髓内钉与股骨头颈相连,力臂短,弯矩小,局部的加压作用更坚强。1996年,AO/ASIF在Gamma钉的基础上设计出PFN。它不但继承了Gamma钉力臂短、弯矩小、加压滑动的优点,同时还增加了防旋螺钉,使股骨颈内双钉承载,极大地加强了骨折端的防旋、抗拉及抗压能力[4]。同时,PFN对机体损伤较小、手术时间短,更适于老年人。

      最近有些报道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及反转子间骨折,其效果较满意,LCP利用多枚长锁定螺钉将包含股骨头的骨折近段锁定于钢板上,形成可靠的角稳定性。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定位分析表明[5],LCP系统最薄弱的部位不在钉板界面,而在于钢板本身,只要复位良好,钢板有足够强度,股骨近段LCP可达到轴向抗压力作用。应用L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能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疗效果[6]。但是对于股骨转子间A3型骨折,往往骨折端内侧有小转子骨折或碎骨折块,骨折复位及维持较为困难,常使手术时间较PFN内固定时间长、失血量也较多。

      与DHS相比,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有以下优点:(1)固定牢靠: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根据股骨近端外形设计的,其近端与大粗隆相匹配,有三个成三角形分布的骨螺钉孔,3枚螺钉进入股骨颈后成三角形结构,有较强的抗旋转作用。且与钢板锁定成一体,防拔钉、抗弯、抗剪切力作用强。(2)操作简单:螺钉与钢板锁定后,形成内固定支架,钢板近端3枚螺钉的置入位置不受严格限制,而动力髋螺钉需位于股骨颈中央,且与股骨干呈135°角,受到严格的限制。(3)具有良好的把持力:不易放声螺钉松动,也不容易切割移位,在承重时分散了应力,不易断钉。

      PFN 属于髓内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的优点是保留了骨折块的血运,减少了手术的失血量和对骨折周围的干扰。它将股骨头颈部、骨折部与股骨干牢固连为一体, 其主钉位于扩髓后的髓腔内, 主钉直径与髓腔内径匹配性好, 使股骨内外侧均承受较大应力。通过髓腔固定, 缩短了力臂, 能有效地对抗剪切应力, 抗短缩及旋转, 故增加了内固定的整体稳定性, 确保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因而PFN更适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髓内固定系统比钉板系统更加稳定,对不稳定的股骨转子下、反转子间骨折,内侧骨皮质无法恢复时,髓内固定系统更具优势。因为,我们较熟练地掌握了PFN手术操作技术,在两个治疗组中,应用PFN治疗结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创伤也不大。LCP固定由于是髓外固定,相对稳定性差,骨折愈合时间长,下地活动时间长。

      我们采取LCP及PFN分别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从中体会到,两种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PFN治疗组术后能早期下地行走,功能恢复较快,出现的并发症较少,是股骨反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Philip J,Kregor MD, William T,et al. Unstable p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J Orthop Trauma,2005,19:6366.

      2 Willoughby R. Dynamic hip screw in the management of reverse obliquiy intertrochanteric neck of the femur fractures. Injury,2005,36:105109.

      3 Min WK,Kim SY,Kim TK,et al. Prpximal femoral nail for the treatment of reverse obliquity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compared with gamma nail. The Journal of Trauma Injury,Infection and Critical Care,2007,63:10541060.

      4 Park SY,Yang KH,Yoo JH, et al. The treatment of reverse obliquity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the intramedullary hip nail. The Journal of Trauma Injury,Infection and Critical Care,2008,65:852857.

      5 Park SY,Yang KH,Yoo JH,et al.A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locked plate fixation with percutaneous insertion capability versus the angled blade plate in a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 gap model. J Orthop Trauma,2009,23:622627.

      6 Jewell DP, Gheduzzi S, Mitchell MS, et al.Locking plates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dynamic hip screws. Injury, 2008, 39:209212.

    ↑上一篇:驱血带协助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下一篇: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联合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