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92 岁以上髋部骨折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发表时间:2011-05-12  浏览次数:470次

      作者:杜虎羽,梁炜,马威 作者单位:太原市中心医院骨科,山西 太原 030009

      【摘要】 目的 通过对92 岁以上髋部骨折进行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建议不要轻易放弃这一高危人群的积极手术治疗。方法 本组股骨颈骨折3 例(92~95 岁),粗隆间粉碎骨折2 例(94 岁)。入院后全面检查治疗合并症。采用腰麻、侧卧位,大粗隆前缘做7 cm小切口,从臀中肌前上缘或肌间隙进入,拔头后不宜过多扩髓和反复用髓腔试模测试,应根据术前X片精确的测量和术者多年的临床经验选一合适的柄和颈长一次插入成功,全部使用骨水泥固定,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病人术前订做好假体。结果 5 例病人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4 d下地活动,出院时间平均25 d,随访9个月~2年都能在室内自理。结论 92 岁以上髋部骨折的高危人群术前须多次和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合作,医师应在病人原有疾病比较平稳的状态下选择性的实施假体置换。手术要求做到微创操作,切口小、出血少、时间短,术后鼓励病人尽早下地。我们体会到这种积极的治疗方法会为那些髋部骨折的超高龄患者提供仅有的生存概率。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高龄;假体置换

      92 岁以上高危人群髋部骨折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报道较少,本院成功地完成了5 例手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90 岁以上髋部骨折的病人8 例,其中手术治疗5 例,男3 例,女2 例;年龄92~95 岁,平均93 岁。股骨颈头下型骨折3 例,粗隆间粉碎骨折2 例。合并陈旧性心梗3 例,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2 例。X线片均可见有中度骨质疏松,骨折前均能在室内外独立行走活动。

      1.2 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进行全面检查,请有关科室会诊协助治疗合并症,所有病人术中均有高年资内科医生监护。腰麻下侧卧位,在大粗隆前缘取7 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扩筋膜张肌显露臀中肌。因老年人肌肉松弛,臀中肌可拉向切口后上缘暴露关节囊,如暴露困难也可从肌间隙或切断少许臀中肌前缘进入,十字切开关节囊取出股骨头,屈膝外旋髋关节,暴露股骨颈残端并略加修整。股骨髓腔不宜过分扩大,选择合适的柄和颈长一次插入成功,粗隆间骨折术前可按照X线片预先订做。全部使用骨水泥固定,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45~60 min。

      2 结果

      5 例手术病人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第2天股四头肌等张训练,术后第3天开始起坐,第4天在搀扶下站立行走。术后平均25 d病人出院,随访9个月~2年。根据charnley疼痛、运动、行走评定标准,5 例病人均无疼痛,在室内可以坐木椅和行走,2 例户外活动需有人陪同。

      3 讨论

      92 岁以上高危人群大多体质已很衰弱,且合并有多种内科疾患,保守治疗病人长期卧床,生存率很低。我们主张应在入院后进行全面检查,会同内科医生积极治疗原有的内科疾患,当原有疾病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下,选择性地争取时间尽早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要充分估计到病人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应反复和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合作。

      该手术采用微创操作,切口小,从肌间隙进入,髓腔不宜用试模反复测试和扩大,可根据术前X线片比较准确的测量及术者多年的临床经验选择1个合适的柄和颈长,争取插入、固定、安装、复位一次完成。整个手术过程要求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

      病人术后送回监护病房中由专人24 h监护,术后鼓励病人多咳嗽,深呼吸,多次少量进餐,争取尽早下地。术后我们常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3~5 d,预防老年人可能发生的各种栓塞,用药后一般引流液比较多,拔引流管的时间需要延长3 d左右。

    ↑上一篇:重度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手术对策的探讨
    ↓下一篇:股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