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小针刀治疗顽固性肩周炎30例

    发表时间:2011-08-23  浏览次数:458次

      作者:谢贤美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作者简介】 谢贤美(1955-),女,江苏南京市人,中医主治医师,大专

      【摘 要】 目的 探讨小针刀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疗效。 方法 对30例顽固性肩周炎患者行小针刀治疗并配合手法治疗。 结果 30例肩周炎患者,痊愈28例,占93.4%;好转2例,占6.6%,总有效率100%。 结论 以小针刀为主,配合手法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疗效较为满意。

      【关键词】 小针刀;肩周炎;手法治疗

      2002年1月~2005年11月,笔者采用小针刀为主,配合手法治疗顽固性肩周炎患者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肩周炎学术研讨会湖北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至2年。肩关节疼痛、活动明显受限,且为经中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效果欠佳者,其中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8.4岁。

      1.2 治疗方法

      1.2.1 小针刀治疗 采用朱氏法[1] 用小针刀在喙突处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分别作切开剥离法或纵行疏通剥离法;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法。如肩关节周围尚有其它明显痛点,可在该痛点上作适当的小针刀松解术,每5~7日治疗1次,4次为1疗程。

      1.2.2 手法治疗 此法是在针刀松解的基础上,运用手法松解肩关节,使肩关节周围的粘连得到较为彻底的松解。具体操作:将患者肩部稍垫高使肩关节升高,助手固定患侧肩胛骨,术者一手握住患者的腕关节,一手握住患者的肱骨外髁颈,双手同时按照一个方向旋转肩关节,从小旋转逐渐大旋转当上肢转到上举位时并感觉有阻力感时,令患者深吸气,当气体呼出时加大上举后扳肩关节,这时可听到肩关节黏连结缔组织撕脱声,把上肢放回原处。

      1.2.3 辅助治疗 对一些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适当配合伸筋丹胶囊口服。

      1.3 疗效标准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1.4 治疗结果 痊愈28例,占93.4%;好转2例,占6.6%;总有效率100%;治疗次数最少2次,最多5次,平均治疗次数3~5次。

      2 体会

      肩周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指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及滑囊的退行性病变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众多,虽然能取得一定疗效,但至今仍缺少特效的治疗方法。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从软组织损伤的角度来讲,肩周炎在发病后,炎性渗出,细胞坏死,软组织增生黏连,肌肉紧张挛缩,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小针刀治疗通过闭合性松解粘连及对一些肌肉、韧带的高应力点松解,从而阻断了疼痛和肌紧张之间的恶性循环,起到镇痛解痉的作用。

      小针刀治疗是一种在“盲视”下的操作,需要十分精细和小心,切忌猛力。故要求术者对解剖结构了如指掌,否则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从解剖的角度上来讲,喙突的内下方为臂丛神经和腋动脉,三角肌肱骨外颈处,易伤及腋神经,三角肌下端后侧缘处为挠神经沟。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过程中,要避免伤及这些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临床操作一定要规范[2,3] 。在小针刀治疗基础上,运用手法配合治疗,有利于肩关节粘连松解,活动障碍缓解。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痛苦小,副作用少,疗效巩固等优点,在小针刀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手法治疗,口服药物(伸筋丹)更利于病情的加速恢复。

      【 参 考 文 献 】

      [1] 朱汉章,主编.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41-146.

      [2] 严振国,著.针灸推拿应用解剖与临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83.90-96.

      [3] 郭长发,陈 敏,编著.肩周炎的诊治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1-38.

     

    ↑上一篇:支持钢板治疗低位股骨髁上、髁间骨折20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