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单人复位空心纸板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发表时间:2011-08-09  浏览次数:443次

      作者:杨玉景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医医院

      【关键词】 空心纸板夹板,外固定,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为骨科常见多发病,俗称克雷氏骨折,专指桡骨远端2~3cm以内向背侧移位的骨折。该骨折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6.7%~11%,以老年人为多见,以40岁以上女性最为常见。多数为粉碎性骨折,本病多为间接暴力所致。症状:①局部肿胀,疼痛,皮下瘀斑出血;②腕功能明显障碍或丧失,典型的外观呈餐叉样畸形,腕背部隆起,圆形掌突,腕部增宽,掌指向桡侧偏移。

      如治疗不当,易造成骨质畸形愈合,影响腕关节功能及外形。现在该骨折治疗方法很多,综合起来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外固定架固定及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三种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我院对该骨折大部分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尤其是单人复位法极具特色,临床上,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以女性多见,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高,是该骨折多发的基础。教科书及骨科参考书上的介绍两人复位及三人复位,个人认为多可不必。单人复位法以巧胜拙,重在巧字。方法如下:病人仰卧检查床上,患者前臂旋前、屈肘90°位,血肿内麻醉或无麻醉施术。以左侧骨折为例,术者右手与患者左手手掌相对,术者虎口对患者小鱼际,患者拇指置术者中环指间,以紧握患手,术者左手拇指置于患者骨折掌近侧,余下四指握于前臂背侧,牵引下以左手拇指为支点,极度旋前、掌屈、尺偏左腕关节,纠正短缩、成角、桡偏畸形,此时可松开左手,于骨折部位行捺正,挤压,纠正残余形,满意后由助手外敷苦酒膏,骨折远背侧加棉花垫,以空心纸板夹板于掌背侧固定,背侧夹板至掌指关节,掌侧夹板至远侧掌横纹。术后隔日X线拍片复查,如位置满意,每5~7天换药1次,外固定4~5周。

      合并症及其处理:①畸形愈合:主要在整复固定后第1~2周内经常检查固定效果。如不稳定出现较大移位,应重新整复,并予可靠固定。如畸形严重影响功能者,可切开整复或行截骨术恢复腕部正常解剖关系;②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如果是由于桡骨未恢复原有长度,尺骨头长于桡骨茎突者,可考虑切除桡骨头;③外伤性骨营养不良,又称祖德克萎缩,是由外伤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多为反射交感神经紊乱的表现。在科氏骨折中最容易发生,常见症状有局部疼痛,疼痛程度和病变不成比例,局部肿胀,皮色青紫,弹性差,病变关节僵硬,X线可见斑片状骨质疏松表现。多在积极的物理疗法和功能练习下逐步恢复;④伸拇长肌断裂,常在伤后4~8周发现,表现为不能伸拇指指间关节。可行示指固有伸肌转移重建伸拇长肌手术。也有主张不做处理,有些可逐步恢复伸拇长肌功能。

      功能锻炼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进行伤肢的肩、肘,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活动,尤其在老年人需防止发生肩手综合征。粉碎性骨折由于关节面遭到破坏,愈合后常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应早期进行腕关节的功能练习,促使关节面得到模造,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延长固定时间临床并无积极意义,只会加重废用性的骨质脱钙。解除外固定后,可配合理疗作腕关节的各方向活动以及手部的握、捏等动作,以恢复肌力和肌肉间的协调动作。总之,目前临床骨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更加重视的是脊柱,人工关节,内固定器材等方面的研究,对小部位的骨折,脱位等损伤的治疗重视不够,往往会造成一些难以挽回的功能减退或丧失。针对这类损伤应当引起临床骨科医师的关注。

      以单人复位手法复位上百例该骨折,个人体会,除肌肉发达、青壮年、肿胀严重的病例,基本可达到一次复位成功。对于粉碎性骨折骨质压缩较多病例,多不易保持复位后位置,骨折轻度再移位不少见,但大多数病人后期腕关节功能和外形可以接受。至于外固定时间,个人认为拆除外固定过早易因骨折端间骨质压缩缺损造成再移位,其间教训不少,一般4~5周为宜。

    ↑上一篇:老年性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下一篇:手术功能重建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及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并肘关节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