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动力髋螺钉在治疗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12-27  浏览次数:473次

      作者:李柱文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地区医院骨科,贵州毕节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

      2001年8月~2006年8月,我科采用动力髋螺钉、拉力螺钉或钢丝捆扎小粗隆,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60~78岁;骨折类型Evans[1]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6例,Ⅳ型3例,Ⅴ型1例。

      2.手术方法

      病人健侧卧位,取股外侧上段切口,必要时向上延长变成WatsonJones切口,显露骨折处及股骨颈基底部,对移位明显的大骨折块,特别是小转子区内侧和后内侧骨折块要尽量解剖复位,以恢复内侧和后内侧骨皮质的连续性结构。对有小粗隆骨折者,复位后在牵引下先用拉力螺钉固定小粗隆,螺钉头用埋头器埋入骨皮质,以免影响套筒钢板的置放,或用钢丝固定。查复位固定满意后,牵引下肢维持颈干角,放置定位器(135°),定位器的导针孔应位于股外侧肌嵴以下约2 cm,或小粗隆尖水平,于粗隆前以克氏针紧贴骨面钻至股骨头,以引导前倾角,从导针孔钻入1枚2 mm导针至距头关节软骨面1 cm。拍片或C 型臂X 线机透视确定导针在头颈部中央位,测量导针深度,选择合适长度粗螺纹钉,调整组合绞刀,套在导针上慢慢钻入,然后退出绞刀,改用丝锥攻丝后,拧入粗螺纹钉,套入鹅颈钢板,将钢板用螺钉固定后,拧入拉力螺钉尾部加压螺丝(注:对骨质疏松严重患者,可不拧入或不应过紧拧入),放置引流,关闭切口。术后次日即可坐起,逐渐活动患肢。术后48 h 拔除引流,1 周后在床边作关节活动,3周后持拐负重行走。对不稳定性骨折或骨质疏松者,视骨折愈合情况于8~10 周后方可扶拐行走。

      3.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优: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痛,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良:髋关节活动度达正常的80%以上,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可:髋关节活动受限,中度疼痛,影响工作生活;差:髋关节活动严重受限,重度疼痛,内固定失败。本组优10例,良5例;经6~24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在6~8周内愈合,无感染,无内固定失败,无髋内翻畸形,无术中术后近期死亡病例。

      讨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传统的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故目前倾向于手术治疗。本组15例全部手术治疗,无术中术后近期死亡病例,骨折大部分在8周内愈合,没有出现严重的髋内翻畸形,说明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原则上应在1周内,由于1周后骨折部即有软组织填塞占位,特别是Ⅲ、Ⅳ型骨折,整复骨折反而使出血增多,增加解剖复位的难度,相应地延长手术时间。因此,我们认为早期手术,不但容易达到解剖复位,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坚强的内固定可以减少骨折部的再移位,减轻疼痛刺激,使病人尽快站起来或者能够在床上活动,促进全身机能的好转,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和避免出现新的并发症。但对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要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估,作好手术前内科疾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术中作好心电监护及药物治疗。对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近期有心梗病史者、肝肺肾功能不全者、神志不清或老年痴呆者、严重骨质疏松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不宜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多种内固定方法,目前认为动力髋螺钉是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临床研究认为动力髋螺钉不但具有静力性加压作用,而且具有动力性加压作用,在骨折端吸收、压缩的同时,该钉仍能起到加压作用及牢固的内固定作用。且负重时粗螺纹钉可沿套筒滑动,对骨折端产生动力性加压作用,增加骨折部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髋内翻畸形发生,不易发生钉尖切割骨质穿出股骨头现象。动力髋螺钉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不能有效地防止骨折端旋转移位,在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后易发生骨折近端旋转移位。我们在使用时着重股骨内侧的骨折整复和对小粗隆的固定,增加了骨折的稳定性,恢复了骨折近端的支撑作用,有效克服了动力髋螺钉防旋能力不足的问题,减少了髋内翻的发生率。而且可使75%的应力通过嵌入的骨皮质吸收,只有25%通过内固定钉吸收,避免了钉板承担过多应力导致内固定失败,提高了疗效。因此,对严重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应重视对小粗隆的整复与固定。

      【参考文献】

      [1]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652.

      [2]宋世锋,姚伦龙,张熙民,等.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治疗(附149 例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 (7):634.

     

    ↑上一篇:舒适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及护患关系的影响
    ↓下一篇:断指再植18例临床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