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治疗作用

    发表时间:2012-02-09  浏览次数:494次

      作者:覃辉,吴良绍,黄兆刚,吴昊,陈崇阳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 湖北 恩施

      【摘要】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9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X线评价。结果: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明显提高,患肢长度及形状恢复较好,未发生肢体短缩、畸形;未发生感染、肺栓塞、深静脉栓塞、下肢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假体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均能独立行走,自理生活。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股骨头缺血坏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Harris scale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on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Methods: A total of 56 cases with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dmitted from Sep 2005 to Dec 2010 were treated by total hip replacement. The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were observed, and X-ray results were evaluated by Harris hip joint scale. Results: The score of Harris scal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surgery, the length and shape were in satisfactory recovery. There was no case with shortening limb, malformation, infection, pulmonary embolism, deep venous embolism, injury of lower extremity nerves, loosening prosthesis, sinking prosthesis or dislocation. All patients could walk and live independently. Conclusions: Tot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is effective and of little complication. It is worthy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treating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KEY WORDS] Tot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Harris scale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公认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是由于股骨头血流受阻断而引起的疾病,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它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没有干预或干预失败,大部分患者的股骨头最终出现塌陷,塌陷后会在2~4年发展为骨关节炎期,发生关节的残废。由于塌陷后病情发展迅速,大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达到晚期,保髋治疗相当有难度。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但治疗方法一直是一棘手难题,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人工关节置换术,能迅速降低疼痛,改善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纠正下肢不等长、增加关节的稳定性,纠正髋关节的畸形。2005年9月~2010年12月我科对5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6例,均存在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患者均接受摄双髋前后位X线片及MRI检查。男性39例(47髋),女性17例(19髋);年龄31~68岁,平均49.5岁,体重51~74 kg,平均(62.5±3.6) kg;曾用过激素23例(32髋);长时间饮酒24例(27髋),无明确创伤史及病史6例(7髋)。根据Ficat方法分期情况为:I期6髋,Ⅱa期54髋,Ⅱb期6髋。7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3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前Harris评分为15.1~43.2分,平均(29.2±2.8)分。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包括合并症的治疗及术前各项检查。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得到较好控制以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进行X线检查证实股骨头存在塌陷,并用模板测量患肢的解剖学参数,以确定所选用假体的尺寸大小。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取标准侧卧位,患侧朝上。全髋关节置换术多采用外侧入路[2]。切口以大转子顶点为中心,延长7 cm至远侧,延长7 cm至上后侧。将皮肤、皮下筋膜、开阔筋膜切开,臀大肌纤维进行钝性分离,随之用自动牵开器将臀大肌牵开,暴露臀中肌及大转子部。电刀切断离臀大肌的股骨腱止点5 mm远处进行松解。向近端分离暴露外旋肌群及臀中肌后缘下方覆盖的梨状肌,用粗尼龙线缝扎外旋肌群及梨状肌止点,有助于随后的缝合固定。股骨轻度内旋后,用电刀紧贴股骨切断外旋肌群及梨状肌止点及关节囊,随之往后跟随梨状肌上缘将关节囊切开,继续松解股骨上端以及髋臼上方的附着软组织,并屈曲、内收、内旋髋关节,便于股骨头脱出髋臼,沿股骨头及股骨颈松解关节囊,将其完全显露。用保留骨屑的髋臼锉或Mira型髋臼锉磨削髋臼。从最小号臼锉开始,向内侧磨削但不要穿透内壁。反复检查磨削的深度确保内壁未被破坏。在此前提下多磨深几毫米可增加髋臼假体外侧的覆盖程度,磨至软骨面完全磨掉,髋臼软骨下骨有均匀渗血为止。手术中控制髋臼假体于外倾40°±5°,前倾20°±5°位植入生物型髋臼假体试模,注重去除假体四周骨赘或多余覆盖。安放假体前使用试模复位,充分检查假体的稳定性、包容性及髋臼的角度及位置,满意后,取出试模,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髋臼,根据髓腔大小置入合适的相应型号的非骨水泥髋臼假体[3],假体柄需要完整地进入髓腔,并用2枚螺钉辅助固定,术中检测下肢长度、髋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度,逐层缝合切口,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放置引流管并逐层关闭切口。术后患肢外展,中立位皮肤牵引1周。术后48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6~8 d,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周。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术后1个月内患肢进行不负重功能锻炼,以练习外展肌力为主,术后3个月内扶拐部分负重辅助行走,3月后完全患肢负重。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第1年每3个月,第2年每半年进行一次X线检查。根据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主要包括疼痛、患肢功能、下肢畸形发生情况及髋关节活动范围4个方面。≥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一般,<70分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综合评分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明显提高,患肢长度及形状恢复较好,未发生肢体短缩、畸形;未发生感染、肺栓塞、深静脉栓塞、下肢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假体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均能独立行走,自理生活。患者手术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比较:术前患者的Harris评分为15.1~43.2分,平均(29.2±2.8)分,56例(100.0%)均为差;手术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Harris评分为77.8~95.2分,平均(86.5±3.6)分,优51例(91.1%),良4例(7.1%),可1例(1.8%)。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于股骨头血流受阻断而引起的疾病,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属骨伤科慢性疑难病症。外力导致局部创伤、滥用激素类药物、过量饮酒、骨质疏松、骨髓异常增生、骨结核合并骨坏死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股骨头坏死。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相比,股骨头缺血坏死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病变并不仅仅局限于股骨头,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或者是全身骨坏死的一部分。相对于其它部位的骨坏死而言,股骨头坏死最常见、对人类危害最大。自然病史的临床结果显示,一旦普通平片上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改变,随后会进展到股骨头塌陷和继发的骨性关节炎,最后常常需要全髋关节置换[4]。随着全髋关节置换这一技术出现,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髋关节重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尤其是对那些年龄较轻且运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更具有吸引力。在缓解疼痛,髋关节的活动范围,早期康复及早期恢复术前活动方面,全髋关节置换术有明显的疗效[5]。

      综上所述,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明显提高,患肢长度及形状恢复较好,未发生肢体短缩、畸形。未发生感染、肺栓塞、深静脉栓塞、下肢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假体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均能独立行走,自理生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骨与关节系统调查班.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及治疗方针[M].东京:日本原生省特发性股骨头坏死调查研究分会出版,2004:4-13.

      2 王卫明,赵德伟,王铁男,等.小切口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7):486-488.

      3 闫宏伟,王坤正,赵小魁,等.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青年晚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3):267-269.

      4 史振才,李子荣,张念非,等.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1):1609-1611.

      5 韩刚,迟永志,王岩.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3):193-194.

     

    ↑上一篇: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选择
    ↓下一篇: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 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