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电针联合局部封闭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07-02  浏览次数:572次

      作者:邓兴华,王友良  作者单位: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四川 西昌 615000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64)采用局部封闭联合电针针刺穴位。对照组(n=56)单纯用局部封闭治疗。两组均辅助屈腰抱膝法松解粘连。结果 治疗后6月随访,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封闭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明显,作用机理可能是局部封闭联合电针改善了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恢复其动态平衡,从而使各种复杂症状缓解或消失。

      【关键词】 局部封闭 电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cal Block in Treating the Third Lumbar Vertebral Transverse Foramen Syndrome

      Deng Xinghua, the 1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c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cal block in treating lumbar vertebral transverse foramen syndrome.Methods 120 cases with the third lumbar vertebral transverse foramen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reatment group (n=64) and control group (n=56); electroacupuncture on the points combined with local block was performed in treatment group while only local block was performed in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aided with waist flexing and peripatellapexy to solute the adherence.Results Follow-up was made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much superior to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s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cal block is of obvious effect in treating the third lumbar vertebral transverse foramen syndrome; the mechanism may be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ocal block improves the blood circulation of the lesions and restore the dynamic balance, which leads to the relief or disappearance of various complicated symptoms.

      KEYWORDS local block electroacupuncture the third lumbar vertebral transverse foramen syndrome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好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有轻重不等的腰部外伤史。此病以第三腰椎横突部固定压痛为特征,晨起或弯腰时疼痛加重,向反侧弯腰时有牵拉感,并可在臀中肌的后缘及臀大肌的前缘相互交接处触及增粗的条索状物,疼痛可放射到臀、股、大腿外侧至胭窝部。今年来我院采用电针联合局部封闭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2003.01~2008.12我院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120例,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8岁,平均32岁;病程最长15月,最短1周,平均8个月;有明显外伤史者45例;单侧发病54例,双侧66例。均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腰痛,晨起或弯腰症状加重,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明显压痛,腰肌较紧张。X线摄片示有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符合诊断标准且能坚持治疗者为病例纳入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66),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n=54):(1)局部封闭:选准腰三横突部位及压痛点后,取确炎舒松针lml加利多卡因3ml混匀后待用,局部常规消毒后进针,待针尖触及腰三横突末端,回抽无血后,在腰三横突末端周围充分而缓慢地进行注射,术毕用创可贴保护创口。(2)选穴及针刺方法:取侧卧位,头下垫枕,两手抱膝,头向胸部前曲,大腿贴着腹壁,此时脊柱弯曲呈孤形,腰椎达到最大的屈曲率,棘突间隙的宽度增大,以便准确选取夹脊穴。依此法取患侧L2~L4华佗夹脊穴,毫针直刺抵达椎板,得气后留针。参照腰椎正侧位X线片取患侧第三腰椎横突尖部上下各0.5cm处为阿是穴,毫针直刺到预定深度遇有坚韧阻力时停止进针,留针。分别将两华佗夹脊穴和两阿是穴连接于韩氏电针仪的两个输出端, 刺激频率为2/100Hz,刺激强度为15mA,刺激时间为40min。每日针刺1次,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n=66):患者单独采用局部封闭疗法。两组当天行屈腰抱膝法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3天后再进行腰部屈伸运动预防粘连。

      1.3 疗效判定 疗效评判分为:治愈:临床症状及局部压痛消失,腰部活动正常,胜任原工作;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有效:症状、体征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无改变。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治疗结果数据采用SPSS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6.56%,对照组有效率51.79%。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略)

      两组疗效经Riditf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第三腰椎居全腰椎之中心,位于腰椎前凸的顶点,活动度较大。其横突最长,上有腰大肌、腰方肌起点,并附有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当腰腹肌肉强力收缩时, 该处受力最大,因而易反复操作,产生创伤性炎症,继发骨膜、纤维组织、纤维软骨增生,邻近神经纤维可因反复刺激变性而产生腰痛和腰肌痉挛。目前普遍认为慢性无菌性炎症是第三腰椎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机制[1],中医临床归于“痹证”、“伤筋”、“腰痛”等疾病范畴,大多由于寒湿侵袭、跌打损伤等原因造成气滞血瘀、经络阻塞,“不通则痛”。

      该病累及腰部脊神经后支所支配的区域,治疗组治疗穴中夹脊穴位于脊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配区内,而阿是穴则位于其外侧支的支配区内。使用韩氏电针仪的治疗作用在于:利用其所输出的对称性双向矩形脉冲波,刺激受累脊神经后支的粗纤维,形成闸门关闭效应,产生局部止痛作用;协同发挥高频低频电针的治疗作用,解痉止痛,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 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国内目前对电针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有试验证明:电针在治疗大鼠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中,局部组织致炎细胞因子IL6、含量降低,减轻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2]。在腰背慢性疼痛和术后瘢痕增生黏连时,局部组织、脊髓后角的SP表达增加[3~4]。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经电针治疗后,下丘脑与脊髓腰段中SP含量明显降低,提示电针能通过抑制中枢SP的合成与释放,减少伤害性刺激信号的传入,从而增强镇痛作用。也可能通过抑制外周局部SP的释放,一方面降低了大鼠的痛阈,另一方面减轻局部组织的过度增生;电针疗法能减轻患者疼痛,其原因可能是抑制中枢CCK8的释放能力,而减少对阿片肽的拮抗作用,达到中枢镇痛的目的[5]。

      本研究结果显示,电针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其治疗效果较单独局麻封闭治疗更好,此法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不高,疗效确切,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乔晋琳,王 健.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随机对照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6):3606~3607.

      [2] 胡 波,郭长青. 针刀疗法对腰三横突征模型大鼠局部组织IL-6、IL-10、TNF-α、TGF-β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8(23):699~702.

      [3] 付文芹,吴小涛,祁亚斌,等.腰椎小关爷退变致腰腿痛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 6(6):446~449.

      [4] 张仲文,肖 光,朱 东,等.硬膜外瘢痕粘连与脊髓P物质、c-fos的表达[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2):6~8.

      [5] 胡 波,刘 琳.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大鼠下丘脑与脊髓P物质、八肽胆囊收缩素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 2008,33(1):22~25.

    ↑上一篇:全长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下一篇:高原地区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