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介入运动疗法治疗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30  浏览次数:564次

      作者:陈红敏,李贞玉,屈富玲  作者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 郑州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的介入在治疗脑瘫患儿膝反张时的作用。方法 32例符合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一组实行传统治疗方法,第二组介入运动疗法,每组16例,疗程为3个月,通过站立负重及步态分析进行评测。 结果 通过治疗前对照,介入运动疗法组膝关节控制明显改善,膝反张减轻程度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 运动疗法在纠正脑瘫患儿膝反张方面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膝反张;运动治疗方法;康复

      在脑瘫患儿站立及行走过程中,往往存在异常姿势,其中膝反张是最常见,也是康复过程中极难改善的问题之一。膝反张即是膝关节的过伸展,正常情况下膝关节的屈伸范围是0°~130°,临床上引起膝反张的常见原因有足内翻、尖足挛缩;股四头肌肌力降低或痉挛性瘫;腘绳肌肌力下降;膝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对侧髋、膝关节的屈曲挛缩等。本文对32例脑瘫患儿进行分组训练治疗及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8个月以上脑瘫患儿32例,男21例,女11例,随机分为2组,传统治疗组16例:扶物站立4例,独自站立6例,独立步行6例。介入运动疗法组:扶物站立4例,独自站立6例,独立步行6例。2组病例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 训练方法:介入疗法组由运动治疗师一对一训练,1次/d,20min/次,疗程为3个月,具体方法为:(1)被动及主动跟腱牵拉,目的为改善尖足挛缩。此方法可由治疗师完成,也可利用站立斜板,下蹲拾物等患儿自行完成。每次牵拉10~20次,在终末端保持3~5s。(2)改善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肉力量,加强膝关节的控制能力,可利用等张训练、等长训练及抗阻训练,加强肌肉力量。(3)蹲起训练,加强膝关节控制能力,治疗师扶助患儿膝关节,帮助其控制。(4)膝立位行走训练。(5)患腿单腿负重训练,此方法需治疗师严格控制膝关节,防止训练过程中出现膝过伸。(6)利用平衡板或踏车训练改善重心转移。(7)上下楼梯训练。同时,嘱患儿家长在训练时间外密切观察、监督患儿,避免膝过伸。

      1.2.2 评价方法:自然站立位用量角器患儿膝关节活动范围;利用步态分析方法,评价患儿腿负重及健腿负重时间,两侧比较。

      2 结果

      经平均3个月治疗后,2组功能均有所提高,膝反张均有改善,但介入运动疗法组提高幅度更大些。

      组别扶物站立显效有效无效独自站立显效有效无效独自步行显效有效无效1组2202401412组400510240

      3 讨论

      运动疗法从运动学、解剖学、生物力学方面着手,找出引起膝反张的其他原因,如踝背屈不足,在行走过程中出现膝反张代偿,使训练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本研究表明,脑瘫患儿早期介入运动疗法,对膝反张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更明显,更好地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士枋,丁伯坦.运动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237.

      [2] 刘振寰, 戴淑凤.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99107.

      [3] 王秀娟,张庆梅,张玉玲.小儿脑性瘫痪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及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60.

    ↑上一篇:急性脑卒中肢体瘫痪早期康复治疗探讨
    ↓下一篇:经颅多谱勒对48例头痛头晕患者的诊断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