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人工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08-21  浏览次数:565次

      作者:赵德强1,郑光1,张佐2  作者单位:1.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信阳 464000 2.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前牙区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前牙区骨高度或骨宽度不足的缺牙区植入Ankylos根型螺纹纯钛种植体,种植体与骨缺损区植入天博骨粉,并覆以海奥可吸收生物膜GBR,增加骨量。结果 18例种植25枚种植体,均达到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融合。结论 在前牙区种植中种植体周的骨质缺损区不大、骨量不足的情况下,引导骨再生技术有利于再生骨的重建及种植体骨性愈合。

      【关键词】 人工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技术;可吸收膜;人工骨粉

      近年来,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一些因骨量不足无法进行种植的患者,也由于这种新技应用得以完成种植义齿修复。本文研究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一期前牙区牙种植术中因骨高度、骨量不足的18患者,运用骨引生技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18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9-58岁,无全身疾病。其中10例槽骨宽度在4.0-5.0mm(正常宽度大于5.5mm),种植体植入后唇暴露,8例为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骨裂开、穿孔,种植体植入后除植体舌腭侧有约1mm的骨外,植体唇颊侧暴露3-5个螺纹。

      1.2 材料:海奥可吸收胶原膜,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天博齿固骨粉,北京市意华健科贸有限公司生产; Ankylos螺纹根状种植体,德国Friadent公司生产。

      1.3 手术方法:局麻下,在牙槽嵴顶和唇颊侧牙龈黏膜做“梯形”或“角形”切口,切口超过缺损区边缘至少2-3mm。按正常种植程序和方向植入种植体,在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区、骨裂或骨穿孔区植入天博骨粉,以术区新鲜血或生理盐水浸湿骨粉并植入骨缺损处,轻轻压实,不留死腔,并支持种植体周软组织具有一定的丰满度,上覆盖可吸收胶原屏障膜。植骨前用球钻在皮质骨上钻孔,以利于成骨细胞生长及血供。盖膜后充分作周围软组织的潜行分离及松解,保证软组织在松驰、无张力的情况下严密缝合伤口,需注意的是种植手术术前30min口服抗生素。术后全身用抗菌素1周,使用漱口液,同时,避免挤压植骨盖膜区(特别是使用临时义齿时,应充分缓冲组织面),有条件者于术后24-48h内冷敷。种植术后3-6个月后做二期手术,观察成骨情况并接入种植体上部结构。

      1.4 GBR效果评定的标准[1]:种植体稳定性良好,其骨缺损暴露区有新生成骨覆盖并与与植入的种植体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为成功。

      2 结果

      18例患者共植入25枚Ankylos螺纹根状种植体。15例患者无伤口裂开或感染者,X光片显示植入的天博骨粉与患者自体骨间改建并形成新骨,所形成的新骨与植入的种植体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二期手术时发现种植体原骨缺损部位的天博骨粉间已被新骨渗入并融为一体,种植体稳固,临床叩诊为脆响,承受修复力时不出现疼痛或松动。3例胶原膜覆盖患者于术后7-10d暴露,经局部清洁处理,保持创口无干扰处理后,周围软组织逐渐爬行长入,最后愈合,牙种植成功,且牙槽嵴丰满。

      3 讨论

      GBR是利用膜的物理屏障原理将非目的软组织隔离,引导骨组织长入。为了达到临床要求,首先GBR技术要求有一屏障膜提供细胞屏蔽作用,该作用阻止某些细胞进入骨再生区域[2]。其次,GBR技术要求在膜下要有一个成骨细胞生长进入的空间,该空间内还需有支架样结构以便成骨细胞爬行进入,在这里,天博骨粉起到了支撑屏障膜形成膜下空间的作用。引导骨再生膜主要有可吸收膜与不可吸收膜两种,可吸收膜在植入体内后,在提供细胞屏蔽作用的同时,逐渐与周围组织融为一体并在新骨形成后逐渐吸收,勿需二次手术取出,海奥胶原膜就是可吸收膜的一种;GBR技术限制软组织生长的同时,也限制了软组织对创区的血供和保护,所以使用屏障膜后常有术后伤口裂开的风险[3]。一旦伤口裂开导致感染,成骨效果不仅无法保证,而且易导致种植失败,屏障膜也不能太小,太小后周围的软组织会沿膜的边缘生长进入,成骨不理想[4-5]。因此使用时应使膜在四周皆覆过创面,并应超过创面边缘2-3mm,以利于新骨形成并减少感染机率。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178

      [2] Jung RE,Jones AA,Higginbottom FL,et al.The influence of non-matching implant and abutment diameters on radiographic crestal bone levels in dogs[J].J Periodontol,2008,79(2):260-270.

      [3] 周磊,徐淑兰,黄建生,等.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21(3):234-236.

      [4] Thorwarth M, Schlegel KA, Wehrhan F, et a.l Acceleration of de novo bone formation following application of autogenous bone to particulated anorganic bovinematerialin vivo[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6, 101(3): 309-316.

      [5] 李莉.改善种植美学效果的上前牙区软、硬组织处理方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32(5):406-408.

    ↑上一篇:交锁髓内钉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15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外科综合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