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研究

    发表时间:2012-09-18  浏览次数:557次

      作者:范金鹏,董焕娥,王朝君,姚素芹,申勇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骨科(范金鹏、董焕娥、王朝君、姚素芹、刘永强、郝振修);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申勇)

      【关键词】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临床;X线

      退行性颈椎不稳在临床上很常见,颈椎在脊柱各段中活动度最大,活动频率最高,因此最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1-4]。随着对退变性颈椎失稳诊断的深入研究,诊断标准也日趋统一。而对于退变性失稳 X线征象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报告不多,但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颈椎病患者211例,根据White临床下颈椎不稳症的检查评分表筛选不稳病例135例为症状组,其中男82例,女53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42.2岁;其中神经根型56例,脊髓型44例,椎动脉型12例,混合型25例。其中手术60例(手术组),保守治疗75例(非手术组)。对照组:观察100例无症状人群,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1岁。

      1.2 X线测量

      症状组与对照组均摄正、侧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用精确度为0.02 mm的游标卡尺及精确度为1°的多用角尺测量椎体角度位移(AD)和水平位移(HD)、椎体矢径(CD)、椎管矢径(CSD)。(1)测量椎体AD:在相邻两椎体的下缘各画一直线,两线相交角度就是该椎体的AD。(2)测量椎体的HD:上位椎体后缘相对于其下位椎体后缘的水平距离。(3)测量CD、CSD:椎体前后壁中点连线的距离即为CD,椎体后壁中点至椎弓内壁中点连线的距离为CSD。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35例中95例发生在C5~6、C4~5节段,颈、肩、背、肩胛区部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Hoffman征阳性60例,非手术组以颈肩痛为主要症状,手术组除由颈部症状外,还有脊髓压迫症状。按相对水平位移=HD/(CD+CSD),求得症状组和对照组相对位移。分别比较症状组与对照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相对位移,并比较手术组与非手术组CSD,Pavlov比率,AD和HD。结果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CSD和Pavlov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D和HD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对位移在手术组与非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症状组手术与非手术X线测量数据比较(略)注:与手术组比较,*P<0.05,#P<0.01表2 症状组与对照组X线测量数据比较(略)注:与症状组比较,*P<0.05

      3 讨论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是指C2~3以下的颈椎椎节由于退变导致颈椎结构功能减退,以至在生理载荷下即出现过度活动和(或)异常活动,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和潜在进行性颈椎畸形及神经损害表现[5]。但是颈椎不稳的判断标准一直未有结论,认为椎体HD分别超过2 mm、3 mm、3.5 mm以及椎体CD的20%或者AD分别超过10°、11°、12°位颈椎不稳者均有[6];也有人认为当相邻椎体间HDH>3.5 mm或成角位移>11°时,即可诊断为颈椎不稳[7]。但单依靠X线的指标来诊断颈椎不稳症是不够全面的。与中立正侧位的X线片相比,颈椎动力位尤其是过伸位片对于诊断过度的椎体AD和CD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本研究中发现,从X线测量看,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最明显的区别在于CSD和Pavlov比率的差异(P<0.01),而AD和HD 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相对位移在手术组与非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组与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1)。显然CSD的大小与脊髓受压有密切关系,颈椎管发育性狭窄是脊髓受压的主要静态因素,而椎节不稳作为动态因素加重了这种损害。相对位移既定量说明了颈椎不稳,又兼顾了对不稳所引发的临床症状的判断,同时可以作为早期手术干预的一项指标。而HD和AD在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

      当然,一些颈椎退变性失稳者并不表现临床症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颈椎失稳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稳定颈椎,减缓退变进程,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Gerzbein SD, Seligment J, Holtby R, et al. Centrode patterns and segmental instability in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Spine, 1985, 10: 257261.

      2 Lee SW, Draper ERC, Hughes SPF. Instantaneous center of rotation and instability of the cervical spine. Spine,1997,22:641648.

      3 吕宏,李家顺,贾连顺,等.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9:873.

      4 陈雄生,贾连顺,倪斌,等.颈椎不同位置时征对脊髓性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意义.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101103.

      5 李家顺,石志才,贾连顺,等.退行性颈椎不稳症的临床特征与放射学测量.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8:255258.

      6 Guigui P, Benoist M, Peburge A. Spinal deformity and instability after multilevel cervical laminectomy for spondylotic myelopathy. Spine, 1998,23:440447.

      7 Mc Clure P, Siegler S, Nobilini R.Threedimensional flex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cervical spine in vivo. Spine, 1998, 23:216223.

    ↑上一篇:选择性内侧辅助固定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下一篇:硫酸镁湿热敷预防和治疗跟骨骨折后足筋膜室综合征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