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12-09-24  浏览次数:611次

      作者:邵珠同,任雨春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工人医院伤骨科

      【摘要】 目的 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2002年8月至2009年1月共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98例,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全部采用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术中视情况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 随防1~7年,平均5年,优良率83.3%。结论 根据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伴椎管狭窄的病变特点,采用全椎板切除摘除椎间盘,能同时达到摘除髓核和扩大椎管的目的,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老年人 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青壮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长期慢性腰腿疼,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常常因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合并腰椎管狭窄,出现间歇性跛行,加重了疾病带来的痛苦。我院2002年8至2009年1月,共手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9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54例,女44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3岁;病程1月~20年,平均病程4年。

      1.2 临床表现

      腰痛伴一侧腿痛53例,腰痛伴双侧腿痛30例,所有患者都伴有间歇性跛行。腰椎侧弯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6例,拇趾背伸肌力减退者24例,下肢皮肤感觉减退者30例,腱反射障碍48例,合并高血压病者21例,合并糖尿病者6例。

      1.3 影像学表现

      所有患者腰椎X线片均有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脊柱侧弯5例,椎间隙变窄72例,骶椎腰化1例。CT扫描显示,椎间盘向正后方突出30例,向左后方突出42例,向右后方突出26例,伴有黄韧带钙化9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

      1.4 手术方法

      本组98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取后方入路,咬除病变节段的椎板,清除黄韧带,显露硬脊膜和神经根,对有神经根粘连或硬脊膜粘连者,先用神经剥离子小心分离,再拉向一侧,显露椎间盘,环形切开纤维环,用髓核钳取出髓核,并用刮匙清除残留的髓核组织。然后探查神经根和硬脊膜的松弛程度,如果硬膜囊搏动差,在椎板边缘出现压迹,就继续向上下扩大咬除椎板,直至硬膜囊充盈好,无束带或压迹现象。用甲硝唑冲洗切口,放置硅胶引流管,24~48 h拔除。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 d,12 d拆线,2周后带腰围下床活动。

      2 结果

      获得随访84例,随访时间1~7年,平均5年。按照Macnab疗效标准: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良:偶有疼痛,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可:疼痛有改善,能做轻工作;差:神经根受压表现,需进一步手术治疗。本组优63.1%(53/84),良20.2%(17/84),可15.5%(13/84),差1.2%(1/84),优良率为83.3%。

      3 讨论

      3.1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共性以外,大多数还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起病缓慢,渐进性发展,时轻时重。椎间盘组织是全身最容易退变的组织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逐渐退行性改变,纤维环出现裂隙,髓核水分减少,加上长期负重、劳损可导致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关节突增生肥大,内聚,加上黄韧带的退变,钙化,造成腰椎管狭窄等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典型的间歇性跛行。另外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于椎管内,椎间盘密度下降,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椎体间有相对滑动,导致相应小关节突压力及摩擦力增加,长时间反复磨损及修复,进一步加重了椎管狭窄。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另一特点是,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这就要求术前进行系统检查,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请相关科室协助治疗,待血压、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并稳定后,可择期手术。术后仍需用药控制血压、血糖稳定。

      3.2 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1)手术指征的选择:明确诊断以后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要根据患者病程的长短,临床表现的轻重,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对日常生活影响的程度,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以及患者和家属的要求等做出决定,不能只依靠辅助检查决定手术与否。(2)彻底减压:彻底减压清除一切致压因素是保证手术获得优良效果的关键。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可达34.1%~65.6%[1]。本组全部选用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减压和摘除髓核同等重要。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较长,神经根与突出物常有粘连,如不扩大术野,则很难分离粘连,清除其他致压因素,甚至有加重损伤的危险,另外老年人脊柱负荷日趋减少,术后一般不参加体力劳动,行全椎板切除,不但视野清晰,而且减压彻底。术中特别注意切除的椎板边缘对硬脊膜造成的压迫,如果有压迹,一定要继续减压,直至彻底松弛,充盈良好。另外侧隐窝狭窄的也要清除致压物,扩大椎管冠状径,不留任何致压物。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任何试图单纯摘除髓核的手术都很难获得优良的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未注意到椎管狭窄[2]。(3)操作要轻柔:术中操作一定要轻柔,注意保护受压的神经根和马尾神经,避免过度牵拉,以免术后出现神经水肿和麻痹。

      3.3 术后处理及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一般要求卧床,容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做好会阴护理,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抗凝药物,同时要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可进行被动抬腿训练,以减轻神经根的粘连。另外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功能,增进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因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本组术后12 d切口拆线后,2周后带腰围下床活动,8周后去除腰围,有计划地进行腹肌、腰背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因为良好的肌肉功能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代偿手术切除骨、韧带所造成的不稳倾向,缓解术后腰部酸胀、乏力等不适症状。

      【参考文献】

      1 Macnab I.Negativ disc exploration:an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nerve root involvement in sextyeight patients.J Bone Joint Surg,1971,53:891903.

      2 籍庆军.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85例分析.河北医药,2009,31:19251926.

     

    ↑上一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与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老年经皮透视下椎体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手术配合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