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经后路病灶清除RF矫形固定融合治疗脊柱结核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10-18  浏览次数:606次

      【摘要】   目的 总结经后路病灶清除RF矫形固定融合治疗脊柱结核病人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以来,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RF矫形固定融合术式治疗脊柱结核52例,术前脊柱畸形Cobb 18~45°,平均28.9°,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床上排便练习;术后密切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及切口渗血、渗液情况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 术后抗结核治疗,在护士的指导下患者可随意翻身,切口一期愈合,手术4周后带胸、腰围保护下可以下床活动随访7~18个月,椎体间及椎板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结核全部治愈,除l例断钉脊柱畸形未矫正外,51例术后脊柱外观正常Cobb角平均为3.60。结论 术后护理方便、安全、放心,手术后可以早期下床,可减少相应的并发症。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RF内固定 护理

      脊柱畸柱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主张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甚多,临床效果各异。1997年以来,我科采用自行设计经后路正中切口入路行双侧侧前方病灶清除RF钉矫正固定,椎体间及椎板间同时植骨术治疗脊柱结核52例,经手术后的精心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22~73岁,平均38岁,腰背腿部疼痛平均l0个月,2例行动困难,其中8例大小便困难,病变平面以下的肌力,感觉大部分有不同程度减弱,脊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0例;B级6例;C级11例;D级18例;E级18例。合并肺结核12例,肾结核1例。病变椎体T6~74例;T7~88例;T7~910例;T8~99例;T9~106例;T114例;T11~124例;T12L12例;L2.33例;L31例;L5S11例。

      1.2 手术方法

      经后路病灶清除RF矫形固定融合手术方式治疗[1]。

      2 结果

      术后随意翻身,伤口均一期愈合,1月后带胸腰围下床活动,神经根疼痛症状消失,正规抗结核治疗10月,本组无并发症出现。术后X线片:两病体平均前缘高度由术前62.6%矫正到术后的88.2%~100%,Cobb角由术前的18~48° 矫正到术后的0~9°,平均3.6°,生理弧度正常,植骨块位置正常。

      随访6~15个月,术前神经功能B、C、D级病例均恢复到E级,血沉下降至正常,无复发病例。X线片及CT片复查,除1例T12结核在术后5月参加农活时致下位两枚螺钉断裂,脊柱畸形加重外,45例椎体高度与术后X片比较无丢失,脊柱生理弧度正常,术后3个月有大量骨痂生长,1年后均骨性愈合,椎管腔大小、序列正常,脊髓受压已彻底解除[2],已恢复日常工作。

      3 讨论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本病患者由于病程久,治疗周期长,相关费用高,又担心术中损伤神经而引起瘫痪,因此存有恐惧,焦虑心理,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入院后主管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耐心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交待术前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并介绍治疗效果显著的病例。注重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减轻心理压力。尽可能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情以利提高疗效,经过全面的心理疏导,病人均愉快接受手术治疗,配合术护理。

      3.2 限制活动与卧床排便训练

      早期宜卧床休息,卧床休息3~4周,以防并发症发生,术前训练床上排便,避免术后在床上大小便困难引起腹部不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组无一病例发生褥疮。

      3.3 饮食及用药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必须长期给予高蛋白饮食,补充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从根本上治愈结核病,骨关节结核的用药是长期的,术前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注意观察抗结核药的疗效与毒副作用。要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让患者自己掌握其用药方法和剂量。

      3.4 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要认真备皮,消毒,防止感染扩散。

      3.2 术后护理

      3.2.1 严密监测命体征

      并维持呼吸、循环、泌尿、消化等的最佳功能。

      3.2.2 增进病人的安全与舒适

      手术后最常引起病人不舒适的问题是恶心、呕吐、腹胀和疼痛,当病人不舒适的情况存在时会妨碍手术后期的休息和睡眠,因此,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护理。

      3.2.3 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

      ①由于手术过程操作不当可致神经根损伤或手术复位减压神经根激惹及应激性水肿。表现为下肢根性痛或下肢功能障碍。②术后l小时嘱病人从肢体末梢关节开始主动做足趾运动;踝关节做跖屈背伸;并由下向上做肢体按摩,观察记录肢体的感觉及运动情况。如患者出现双下肢步,不能活动感觉消失,说明椎管内有出血或骨块脱出压道神经,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3.2.4 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

      病人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如疼痛,对病人的各种操作不当,环境不安静以及术后发生的合并症等,病人及家属可出现紧张,焦虑,烦燥等心理障碍,我们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并给予相应处理,以尽力协助病人处理实际问题,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

      3.2.5 辨认并护理术后并发症

      ①预防褥疮:虽然该手术后病人可随意翻身,但由于患者的心理恐惧及疼痛,仍达不到随意翻身的目的。因此,为了预防褥疮,我们应给予患者翻身指导和协助翻身,定时按摩受压皮肤,大小便后.温水擦拭,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平整。②预防泌尿系和肺部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和有效咳嗽,注意留置尿管及尿道口的护理,可预防尿路及肺部感染。③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情况:术后平卧6小时,以压迫伤口止血,如发现伤口敷料渗血渗液过多或体温过高,应报告医生,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3.2.6 术后遵医嘱继续给予抗结核药物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加强营养,摄入高蛋白饮食,有利于伤口愈合。康复锻炼: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一般术后6小时可抬高双下肢及屈膝,屈髋关节活动,防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健康教育:①加强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工作,这是预防骨关节结核的关键。②讲解搞结核药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出现耳呜,听力异常应立即停药,警惕肝功能异常及多发性神经炎的发生。③本病有复发的可能,应坚持用药2年以上,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出院指导: ①告诉患者返院复查时间与日期;②出现后的饮食及日常生活应注意的事项。③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教会患者家属协助患者整体翻身,不可过早下床活动,过度负重。④合理正确使用药物,坚持抗结核治疗并讲解注:意事项。

    ↑上一篇:口服丹鹿通督片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
    ↓下一篇:分期治疗肩周炎45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