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X线结合CT扫描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624次

    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现阶段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以影像学技术为主,其中X线、CT以及MRI等诊断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X线结合CT扫描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取X线和CT检查,并对诊断符合率展开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21~73岁,平均(45.7±12.6)岁;病程4个月~19年,平均(7.6±1.8)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腰痛、单侧或者是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疼痛加重,只抬腿试验结果呈现阳性,下肢浅感觉减弱。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分别采取X线和CT检查,而后对X线检查、CT检查和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

    1.2.2 检查方法:研究中所用仪器为我院荷兰菲利普DR数字摄影系统和日本东芝Aquilion16排螺旋CT机。所有患者均接受了X 线腰椎正侧位片,并对L2~S1椎间隙进行了常规扫描,每个椎间隙均扫描4层。

    1.3 诊断标准:X线诊断标准:①腰椎间隙呈现明显的前窄后宽或者是前后等宽现象;②腰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或呈反弓、侧弯畸形状态;③椎体后下角骨质出现增生或者是后翘突起;④椎管内或者是椎间孔可发现有游离骨块影;⑤可观察到 Schmorl氏结节。CT扫描诊断标准:①椎体边缘形成了唇样骨赘;②椎间盘后缘正中或偏侧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突出软组织影,密度同椎间盘一样;③硬膜外脂肪以及硬膜囊因受压而发生移位;④神经根发生显著增粗、移位或者是湮没现象;⑤突出的椎间盘存在钙化、滑移或者是游离脱落于椎管内的现象; ⑥椎管发生显著狭窄[2]。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4.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单纯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单纯X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P<0.05),X线与CT检查联合诊断符合率较两者单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一种常见病,其是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以及髓核组织发生突出对硬脊膜产生刺激和压迫,进而引起神经根出现系列症状与体征,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诊断以影像学为主。研究表明,腰椎正侧位的X线片能够对椎体、椎间隙的情况、腰椎的生理曲度等进行清晰的体现,然而其无法指示存在病变,因此无法对因椎间盘突出而导致结核肿瘤等疾病进行明确的诊断。近几年的文献报道显示,单纯采取X线检查对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不高[3]。

    本次研究中发现,其诊断符合率仅为42.65%,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而CT检查能够对椎间盘的形态以及同神经根、硬膜囊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地显示,且可以准确观察到局部的一些细微变化,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4]。X线片无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进行清晰的显示,从而导致其准确率低,但是其对腰腿痛患者在初步检查以及病例筛选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对CT扫描定位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CT检查同样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针对一些严重的脊柱畸形、椎管术后以及先天性椎管狭窄者CT扫描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若是将X线与CT检查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产生相互弥补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发现单纯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符合率为88.24%,较X线检查高。由表1可知,X线检查与CT检查联合后其诊断符合率高达100%,明显高于两者单独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将X线与CT检查进行有机的联合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符合率得以显著升高,这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4 参考文献

    [1] 郑之华.X线结合CT扫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的临床价值 [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42.

    [2] 钱华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5):93.

    [3] 李 彦,石 峰.青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与CT诊断及病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3):271.

    [4] 梁方晓,王伯源,白德波,等.X线摄片结合CT扫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9):62.

    [收稿日期:2013-07-16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分析
    ↓下一篇: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科雷骨折的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