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618次

    三踝骨折又是一类较为复杂的踝关节骨折,往往还合并组织韧带的损伤。对关节的复位和固定是手术治疗的关键,同时还要求具备术后关节的屈伸以及灵活的运动。通过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螺钉的手术方法对三踝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的治疗,以此来研究临床疗效,旨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0月就诊的三踝骨折患者30例为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3岁,平均(46.3±5.7)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3例,扭伤或者暴力击打12例,运动损伤3例,重物砸伤2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按照Danis-Weber标准进行分类,A型5例,B型14例,C型11 例[1]。另选择三踝骨折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经硬膜外麻醉后,于外踝后侧做纵弧形切口。先将患足外翻,清理骨折端,用长度适宜的空心螺钉固定后踝,经手法复位,再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外踝,最后用长度适宜的空心螺钉固定内踝骨折处。在C型臂下透视观察关节面,调整距骨和踝穴解剖关系,并且平整关节面。待骨折固定和关节复位结束后,止血、缝合切口。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术中固定可靠的患者,一般不需石膏固定,要求患者早期进行踝关节非负重伸屈运动;少部分高龄骨质疏松或存在踝关节不稳的患者,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拆除石膏后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所有患者术后 4~6周,经X线片检查,慢慢恢复负重运动训练。 

    1.2.2 对照组:采取解剖普通型钢板联合螺钉治疗的方式,手术过程同观察组。术后一般均用石膏固定。 

    1.3 疗效观察:按照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分内容包括关节稳定性、踝关节疼痛、踝关节活动范围、行走、跑步以及踝关节影像学检查等[2]。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所有患者进行10个月的跟踪回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其中评分为优的患者24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6.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1.4%(14/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钢板松动、骨折不愈合或者再次骨折等情况的发生。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组别 例数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观察组 30 24 5 1 0 96.7 ① 对照组 20 9 5 4 2 71.4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踝关节是下肢最为重要的负重关节,三踝骨折的治疗关键为踝穴完整性和正常距骨的恢复,而对于踝关节的复位和固定,可以有效提高疗效的优良率[3]。一般三踝骨折的损伤为先内外踝再后踝,由于胫腓骨后侧韧带的牵拉、撞击距骨,造成后踝的损伤,而后踝的骨折又会引起踝关节内接触性应力中心向内向前位移,导致关节在运动时担负着很大的接触应力,增大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几率。对于三踝骨折的手术,由于后踝是经过胫腓骨后韧带与腓骨相连,因此,后踝的固定,对于后韧带的松弛和腓骨的复位更加有利。手术过程中,螺钉应置于踝关节间隙上方 2~3 cm处,且以前倾25°~30°钉入,以维持正常的胫腓骨位置,防止胫腓骨变窄,而造成踝关节屈伸受到限制。踝穴和距骨的及时复位和固定是三踝骨折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螺钉的手术方法来治疗三踝骨折,治疗的优良率高达96.7%,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方法具有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以得到很好的复位效果,为早期的活动维持了一个稳定的关节结构,并且最大限度的恢复了踝关节的功能,是一种优良的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毛宾尧.足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2. 

    [2] 刘志雄,刘 涛.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 [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98. 

    [3] 马向阳,黄 坤,黄永刚,等.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三踝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0):947. 

    [收稿日期:2013-08-22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整体护理对多发开放性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价值
    ↓下一篇:骨水泥椎体成形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