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意义研究

    发表时间:2011-09-14  浏览次数:559次

      作者:许著一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及血液粘度。4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液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Hcy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HHcy组(P<0.05),发病7天后脑梗死组Hcy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浆HHcy可能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红细胞沉降率;血粘度

      近年研究发现,传统的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不成比例。作为非传统的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血浆 Hcy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关系及 Hcy的代谢规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笔者检测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cy水平,为进一步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梗死组:2006年5月-2008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75例,为首次发病,经头颅CT证实,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男45例,女30例,年龄52~79岁,平均 (63.0±6.8)岁。对照组45例,为同期我院健康检查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44~73岁,平均 (58.4±7.5)岁。排除标准:(1)患严重慢性疾病,如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低下、系统性红斑狼疮、消化道疾病等。(2)近2周服用过抗癫痫药、叶酸拮抗剂、降脂药,有药物滥用史,近4周服用VitB6、VitB12及叶酸等。两组性别、年龄、烟酒史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血浆 Hcy水平的测定:患者入院次日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置于抗凝管中,离心分离血浆,采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试剂盒进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检测,>15μmol/L者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1周后复查1次。(2)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入院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5ml,注入抗凝管中,4h内检测红细胞沉降率、血粘度等。(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进行评分,作为卒中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分值越大,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统计值均采用 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记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Hcy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脑梗死组Hcy水平为(17.23±5.24)μmol/L,与正常对照组(12.65±3.73)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脑梗死组红细胞沉降率及血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脑梗死组组内比较 HHcy组和非HHcy组NIHS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HHcy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HHcy组[(12.14±3.54)vs (7.46±2.37)],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将脑梗死组7天后与入院时Hcy及NIHSS评分比较,结果为7天后Hcy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14.15±4.51)μmol/L vs (17.23±5.24) μmol/L;(6.45±2.53)vs (10±3.71),P均<0.05],提示住院期间Hhcy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所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关系密切,与严重程度相关。  

          3 讨论

      Hcy在人体内主要来源是蛋氨酸(甲硫氨酸)脱甲基后的代谢产物。蛋氨酸代谢中酶或辅助因子(如叶酸、维生素 B12、B6等)缺乏,或药物、慢性疾病、营养、遗传等[3],均可引起血浆 Hcy水平的升高。文献报道其他因素可影响 Hcy水平,如在男性、老年人中较高。

      本研究测定了脑梗死患者急性期Hcy水平,发现脑梗死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及血粘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Hcy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改变呈正相关。Hcy可能通过其网状结构促使血液粘度升高,另一方面促使红细胞聚集成串,使血液粘度升高。Hhcy型脑梗死患者和非HHcy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cy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Hcy同脑梗死密切相关。随着Hcy水平的增高,脑梗死危险性及严重程度增加。本研究还发现1周后随着NIHSS评分降低,Hcy水平也明显降低,说明Hcy水平可能对发病1周的急性老年脑梗死临床疗效评估和短期预后评估有较好的临床意义(P<0.05)。有文献报道急性脑梗死发病1~3个月后高 Hcy不利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Hcy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Kristensen等对 80例青年卒中患者研究发现,病例组蛋氨酸负荷后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传统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等的水平无差别。Kristensen据此认为,HHcy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Tan等对109例首发脑梗死的亚洲青年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病例组空腹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大动脉梗死组的平均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病例组。这再次证明 Hcy水平增高与卒中危险性之间明显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Hcy可能通过以下机制促进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Hcy可通过氧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损害内皮细胞;Hcy可增强凝血因子V、Ⅻ的活性,抑制C蛋白活性引起血液凝固和纤溶功能紊乱,促进血栓形成;Hcy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脑梗死,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Hcy的活化形式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并可与载脂蛋白B形成致密的复合物,复合物被血管壁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引起血管壁脂肪的堆积,增加泡沫细胞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加速了脑梗死的出现[4]。

      总之,本实验结合相关研究表明HHcy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针对脑梗死的高危人群和脑梗死病史患者监测血浆Hcy,及时发现和治疗HHcy,从而达到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金波,夏岳,戚国庆,等.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关系探讨. 河北医药, 2007, 29: 111-113.

      2 中华神经学会.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9(6):379-381.

      3 Boysen G,Brander T,Christensen H,et al.Homocysteineand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Stroke, 2003, 34: 1258-1261.

      4 刘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2):1376-1377.

    ↑上一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其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的关系
    ↓下一篇:血尿酸浓度与进展性脑卒中相关性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