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骨科患者术后应用止痛泵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2-24  浏览次数:712次

    硬膜外止痛泵以匀速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镇痛效果持续稳定,且药物剂量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不良反应,使患者能轻轻松松的度过疼痛期[1]。因此备受患者和家属的青睐。但也存在不良反应,如血压下降、恶心、呕吐、排尿困难、皮肤瘙痒。通过对196例术后使用止痛泵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96例,男92例,女104例,年龄 10~76岁,平均46.1岁。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下肢骨折112例,其他4例。

    1.2 止痛泵的使用方法:于手术结束后硬膜外导管连接自控止痛泵,自控止痛泵内药物配制:0.75%的布比卡因20 ml,吗啡5 mg,氟哌啶5 mg,生理盐水80 ml连接后以2 ml/h速度持续给药,以达到止痛效果。一般留置48 h左右拔出硬膜外导管。

    1.3 结果:患者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106例,满意80例,不满意10例。使用PCEA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恶心、呕吐4例,尿潴留4例,低血压2例,未发生呼吸抑制、腹胀、压疮等。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术前知识宣教:责任护士应向患者宣教止痛泵的注意事项,讲明使用止痛泵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取得配合和理解。

    2.2 术后护理

    2.2.1 妥善固定止痛泵:止痛泵任何一环节滑脱,不仅影响止痛效果,还可能引起感染,患者回病房后,应认真检查导管固定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牵拉,防止导管受压,折叠,甚至脱落等情况发生。

    2.2.2 观察止痛效果:使用止痛泵期间,应经常询问患者止痛效果,若患者反映疼痛不减,应分析原因,如药物剂量不足,导管是否脱落或折叠,及时处理。适当的时候可肛门塞双氯芬酸钠一粒可以达到止痛效果。

    2.2.3 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常规每2小时测量P、R、Bp 1次,监测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本组有2例下肢骨折患者在使用止痛泵4 h后出现类似休克症状,经调节用药剂量,加快输液速度等处理后,生命体征很快恢复正常。

    2.2.4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对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给与胃复安10 mg肌内注射,1次/6 h,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平卧,指导患者深吸气,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

    2.2.5 排尿困难的护理:尿潴留是应用止痛泵较严重且常见的不良反应,故术后应特别询问 并检查患者排尿及膀胱充盈情况。术后患者一般都上有尿管,对那些手术时间短而不需上尿管的患者怕痛有止痛泵需求的需采取诱导排尿法。

    2.2.5.1 诱导排尿方法:如行腹部热敷,听流水声、下腹部挤压,在患者膀胱充盈后用拳头自上而下挤压下腹,协助患者增加腹压排尿,注意不直接挤压膀胱,以免膀胱内压力骤升使尿液经输尿管反流至肾脏积水,甚至导致膀胱破裂。

    2.2.5.2 留置尿管方式:留置尿管采取间歇性开放,平时夹紧尿管,每4小时或膀胱区膨隆或患者有尿意后开放尿管1次,排空膀胱。嘱患者多饮水,每天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擦洗尿道口及导尿管上的分泌物2次。

    2.2.5.3 拔出尿管时间:应在拔出硬膜外止痛泵导管4 h后,患者感膀胱膨胀时再拔出尿管,并询问患者自主排尿情况。

    2.2.6 意识状态的观察:由于老年人对阿片类药物清除率明显减弱,故使用止痛泵的药物用量应根据个体不同情况而定[2]。对老年体弱者常给成成人剂量的3/4,观察有无镇静、嗜睡、呼吸功能减弱、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及耐药现象。本组196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上述反应。

    2.2.7 注意观察末梢循环及感觉运动情况:应用止痛泵后,降低了下肢神经、肌肉对疼痛的敏感度,从而掩盖了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疼痛、麻木,影响护理观察,故应高度重视。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肢体末梢循环及感觉运动情况,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伸缩及直腿抬高运动,预防深静脉栓塞,肌肉萎缩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 小结

    硬膜外止疼泵可由患者自己控制,更容易维持镇痛药物在血液中的最低浓度,用药及时,起效迅速,且操作简单,镇痛效果好,避免了重复肌内注射的痛苦[3]。确实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是一项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但也有可能出现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故术前护士应和患者做好详细的沟通,讲解相关不良反应,使其降低到最低限度,达到预期的镇痛效果。

    4 参考文献

    [1] 陈飞舟,沈立红.骨折术后应用止痛泵护理要点[J].浙江临床医学,2000,2(10):717.

    [2] 徐彩娟,黄根梅.使用术后止痛泵致精神症状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43.

    [3] 杨玉环,赵晓燕,张 丽.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前列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2,16(10):563.

     

    ↑上一篇:肋骨骨折环抱器内固定术后护理体会
    ↓下一篇:间接复位技术结合微创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护理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