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髓母细胞瘤术后骨、左侧锁骨上、左侧颈部淋巴结多发转移1例 报告

    发表时间:2014-07-01  浏览次数:799次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5岁。于2008年3月因头痛、头晕伴双下肢无力2个月,加重1周至北京天坛医院就诊,行头颅磁共振检查。考虑颅内多发占位。于2008年3月17日全身麻醉下行 “立体定向病变取活检术加左顶枕开颅内血肿消除及肿瘤近全切除术”,手术后头痛、头晕及双下肢无力症状好转,术后病理:髓母细胞瘤,术后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后出院。2008年3月31日~2008年5月9日在我科行全脑放疗,6MV-X线,DT:36Gy/20次,结束后瘤床加量20Gy/10次至总剂量56Gy/30次,疗程6周。放疗过程顺利,放疗结束后建议其化疗,患者拒绝,未予以其他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头颅磁共振未发现异常。2012年8月患者出现右下肢疼痛不适伴活动受限并进行性加重,自行予以中医理疗及复方丹参静脉应用,症状无明显缓解,入我科行MRI提示胸61011椎体骨转移,PET/CT提示:①脑髓母细胞瘤术后,术区低密度影,未见明确DFG代谢增高,考虑术后改变;②胸61011椎体、骶椎及周围、第5腰椎椎管内FDG代谢异常增高,考虑多发转移,余全身未见明显FDG异常高代谢灶。予以全脊髓放疗,6MV-X线,DT:30Gy/15次,后胸6、10、11,腰5及骶椎椎体照射至40Gy/20次,并辅以帕米膦酸二钠对症支持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Ⅱ 度骨髓抑制,予以对症治疗后坚持放疗完成。图1 髓母细胞瘤左颈淋巴结病理表达(HE)(×400)  治疗结束后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偶感左下肢麻木。患者于2013年5月触及左颈部多枚肿块,无疼痛,大小约花生米,为求进一步治疗入院,行彩超检查左侧锁骨上见数枚低回声,较大的约8mm×6mm,边界清晰,形态饱满,CDFI:内见点条状血流信号。左侧颈部见数枚低回声,较大的约23mm× 12mm,边界清晰,CDFI:内见点条状血流信号。遂行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淋巴结内见瘤细胞细小,排列紧密,胞浆少,核类园形、胡萝卜形或短梭形,符合淋巴结转移性髓母细胞瘤,见图1。针对次情况诊疗方案:①治疗上于2013年5月20日~2013年6月24日行全颈野放疗避开颈髓放疗,6MV-X线,DT:40Gy/20次,结束后左锁骨上及左颈部加量14Gy/7次至总剂量54Gy/27次,疗程近6周;②化疗应用尼莫司汀。目前病情稳定无不适。

    2 讨论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 ~30%,而在成人中只占3%左右,3~7岁为本病的高发年龄段[1-2],与马延祥等报道相近[3]。本病的治疗以手术加放疗,预后较差[4],全脑全脊髓是放射治疗的靶区。剂量是影响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的主要因素。MB可随脑脊液转移播散,多见中枢神经系统侵犯,颅外转移发生率低,为5% ~10%[5]。转移至全身其他部位者偶见(肺、肝和骨),转移途径可能为经脊髓静脉网[6]。  MB手术后,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肿瘤原发或异位复发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该患者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MB发生颅外转移后,治疗原则以放化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MB颅外转移发病率极低,尚无大样本研究指出发生颅外转移后最佳的全身治疗方案。  总之,MB是一种对放化疗都敏感的恶性肿瘤,术后辅以全中枢放疗能降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延长生命。发生广泛转移最佳的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参考文献

    [1] DavidKM,CaseyAT,HaywardRD,etalMedulloblastoma:isthe5-yearsurvivalrateimproving?Areviewof80casesfromasingleinstitution[J]JNeurosurg,1997,86(1):13

    [2] SpreaficoF,MassiminoM,GandolaL,etalSurvivalofadultstreatedformedulloblastomausingpediatricprotocols[J]EurJCancer,2005,41(9):1304

    [3] 马延祥,郝秀芳17例儿童颅内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吉林医学,2008,13(7):1073

    [4]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13

    [5] ArnoldCPLong-termsurvivalinachildwithextraneuralmetastasisfrommedulloblastomatreatedwithchemo-radiotherapy[J]MedPediatrOncol,2003,40(6):396

    [6] KimW,ChoyW,DyeJ,etalThetumorbiologyandmolecularcharacteristicsofmedulloblastomaidentifyingprognosticfactorsassociatedwithsurvivaloutcomesandpronosis[J]JClinicalNeurosci,2011,18(7):72

    [收稿日期:2013-08-25 编校:李晓飞]

     

    ↑上一篇: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临床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