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4-10-27  浏览次数:1217次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骨折后保守治疗病死率很高,引发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和骨畸形愈合的几率相对较大。乔荣勤等使用PFNA治疗股骨近端复杂骨折取得满意疗效[1]。对于此种类型骨折患者我科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本组资料中,选用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2例,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0年8月~2013年7月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62~89岁,平均69岁。摔伤19例,交通事故伤3例。入院后经股骨摄片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按Evans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V型、R型例数分别为1例、6例、7例、5例、2例、1例。

    1.2 手术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患者仰卧。尽可能外展健肢并固定于支架上,上身向健侧外展10°~15°大转子顶端以上做一个5cm切口。平行切开筋膜,钝性按肌纤维方向分离臂中肌。选择正位在大转子顶点侧位在前中1/3交界处进针,导针应位于髓腔中央且不能有弯曲,否则将影响螺旋刀片的正确植入[2],置入导针透视确认。打开股骨皮质依次扩髓腔,远端扩髓至相应直径(比所用直径粗1mm)近端扩至17mm;安装瞄准器,手动旋转置入主钉至适当位置,置入近端螺旋刀片:股骨颈内打入导针,透视确认位置,安装螺旋刀片;置入远端锁钉;透视确定其位置合适。冲洗伤口,缝合。

    1.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不超过72h。术后第2天即在床上主动进行股四头肌舒缩锻炼,应用膝关节CPM机被动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4天坐起活动,术后1周左右嘱患者扶双拐患肢不负重行走。术后12d拆线,出院以后根据X线片上骨痂形成的情况决定患肢部分负重及完全负重的时间。

    2 结果

    本组22例,手术时间60~130min,术中出血100~350ml,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12~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10~15周,平均13周。所有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2个月,按照Harris髋功能创伤后功能评分进行评分[3]。优12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本组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优点:坚强内固定能够使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早期进行活动及负重,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发生,手术治疗在临床上能取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髋内外翻的发生率。目前,采用的手术方法有髓内钉、DHS、外固定架、人工关节置换等。笔者选择PFNA治疗,PFNA的整体固定和成角稳定性使骨折固定更坚固,解决了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难题[4]。

    3.2 需要注意手术并发症: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固定并发症如股骨头切割、髋内翻、髋螺钉向外突出、股骨头缺血坏死等。需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自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遭受创伤、疼痛等应激反应后血液的黏稠度会显著增加,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大。所以术后12h后,需要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3 手术技巧及体会:①体位要求: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尽可能外展健肢并固定于支架上,上身向健侧外展10°~15°。 ②复位要求:需要注意内侧骨皮质(即股骨距)的良好复位,恢复内侧皮质的连续性就是就是恢复股骨距的连续性。③固定技巧:应该先复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或持物钳维持固定,此时注意安放临时固定器时,不要影响下一步牢固固定的操作,然后再采用电钻稳定、快速、准确钻孔,完成实际固定,去除临时固定。④螺旋刀片正位位于股骨颈中心线偏下,侧位位于中心线,刀头距软骨面1cm。PFNA其不足之处在于价格昂贵,操作稍显复杂,影响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总之,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防旋、防切割等特点,是目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4 参考文献

    [1] 乔荣勤,罗毅文,万 雷,等.股骨近端复杂骨折的PFNA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10):908.

    [2] 许林涛,曹 阳.DHS与PFNA治疗70例不稳定股转子间骨折的早期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5):32.

    [3] 李 凡,陆海明,王秋根,等.PFNA与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16):1265.

    [4] 钟伟华,欧兆强,庞向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12例[J].广西医学,2011,33(12):1682.[收稿日期:2014-02-20 编校:徐强]

    ↑上一篇: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下一篇:外侧小切口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