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发表时间:2010-04-16  浏览次数:733次

      作者:宋祥平 陈阳 王桂龙 伏传升 彭国防 张国强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骨科,276003

      【关键词】 桡骨茎突 修复 皮肤软组织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严重手部创伤患者不断增多,鉴于手部的解剖特点,手部创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往往合并肌腱、神经、骨骼的外露,这给修复重建带来了困难。本院自2001年-2007年,应用桡神经浅支血管营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8~46岁。平均31岁。其中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虎口处缺损4例,虎口外伤后挛缩3例,大鱼际区鳞状细胞癌1例。急诊手术修复17例,择期手术修复4例。皮瓣切取面积3 cm×6 cm~6 cm×12 cm。平均4 cm×9 cm。

      1.2 手术方法

      急症手术,创面彻底清创,合并肌腱断裂的清创后修复肌腱。虎口挛缩病例充分松解虎口,切除增生挛缩的瘢痕组织。鳞状细胞癌病例行病灶彻底切除。

      以桡骨茎突与肘窝中外1/3连线为轴线,以桡骨茎突近端1~3 cm为旋转点,根据皮瓣蒂的长度和创面大小以轴线为中心设计皮瓣。先沿蒂部轴线两侧约0.5 cm分别切开皮肤,并分别在真皮下向两侧游离,以使蒂部保留宽约1 cm的皮条和宽约3 cm的皮下筋膜蒂。然后沿皮瓣四周切开,自近端沿伸筋膜和肌膜层之间向远端游离皮瓣。至桡骨茎突近端7~8 cm处切断自肱桡肌和桡侧伸腕肌之间穿出的桡神经浅支,并将其一同随皮瓣向远端游离至蒂部。松止血带,创面彻底止血,观察皮瓣血运后,切开旋转点至创面的皮肤,将皮瓣旋转后转移至创面修复,旋转点及创面周围置引流条引流。前臂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

      21例皮瓣中7例于旋转点处结扎头静脉,术后与未结扎头静脉的皮瓣比较皮瓣的血运及肿胀程度,二者无明显差异。

      2 结 果

      2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6个月~3年(平均2年)的随访,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

      3 讨 论

      3.1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钟世镇等提出沿皮神经干有两条纵形的吻合血管即由阶段动脉链状吻合形成的皮神经旁血管网和由神经营养动脉的上行支吻合构成的皮神经干内血管网。这两条纵形的血管网都有无数侧支与邻近皮下血管网沟通,这为沿皮神经干两旁切取皮瓣提供了血供形态学依据[1]。桡神经浅支在其暴露段血供来自于桡动脉的皮支,上述动脉皮支或肌皮支在皮神经周围0.5 cm左右阶段动脉、营养动脉、神经外膜动脉、干内动脉形成血管网,有广泛的相互吻合[2]。

      3.2 以往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常采用桡动脉或尺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或腹部皮瓣修复。而桡动脉或尺动脉逆行皮瓣转移因要牺牲一条主要前臂血管,影响手部的血液供应已被逐渐弃用。前臂骨间背侧岛状皮瓣因解剖复杂、血管变异多、手术失败率高,临床上也已极少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虽然手术方法简便、安全,但治疗时间长、需2次手术断蒂、术后皮瓣臃肿、外观差也已很少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的切取操作简单、安全,血供良好,不损伤前臂主要动脉,且前臂皮肤质地与手部皮肤相近,是临床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3.3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缺点:皮瓣切取面积受限,供区不够隐蔽,影响前臂外观,虎口区感觉障碍。

      【参考文献】

      [1]姜厚森,王成琪,刘光军,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23:636-637.

      [2]张志宏,王万明,吕 琦,等.手背双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两手指背侧皮肤缺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6:1213-1214.

    ↑上一篇:羟基磷灰石和固体硅胶联合应用隆鼻术的治疗体会
    ↓下一篇:改良French法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