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10例体会

    发表时间:2010-05-21  浏览次数:698次

      作者:王金山 李宝成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医院,内蒙古临河 014010)

      【摘要】 目的:寻求一种新的修复手部创面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缺损10例,S型皮瓣实际上是两个皮瓣,一个基底部在远心端,是以腹壁浅动静脉为蒂的轴型皮瓣;另一个基底部在近心端,为随意皮瓣;将皮下脂肪修薄成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皮瓣,分别覆盖手掌、手背皮肤缺损处。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患者随诊3个月,手指有一定的屈曲活动,功能改善明显。结论:S型皮瓣简单安全,设计合理,适合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关键词】 S型皮瓣;脱套伤;修复

      手部创面缺损,尤其是手部脱套伤或严重的手背、手掌皮肤缺损,临床上修复较为棘手,且功能恢复不满意[1]。我科从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S型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缺损10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患者随诊3个月,手指有一定的屈曲活动,功能改善明显,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4.5岁。左侧2例,右侧8例。胶滚子损伤4例,脱麦机损伤5例,机器绞伤1例。全部于伤后2~3 h急诊手术。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急诊手术,先将手部脱套伤创面清创,充分止血,将远节指骨去除。本组病例经清创后,各指伸屈肌腱均存在。根据皮肤缺损大小,于下腹部设计S型皮瓣[2],其中一个基底部在下的皮瓣,实际上是以腹壁浅动静脉为蒂的轴型皮瓣。基底部在下的皮瓣不受长宽比例的限制,基底部在上的皮瓣长宽比不应超过1.5∶1。皮瓣切开后,于深筋膜表面掀起,不切取深筋膜。上部皮瓣可以将脂肪修薄成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皮瓣,分别覆盖手掌、手背皮肤缺损处,术后皮瓣血运好。在断蒂前不需植皮,断蒂后皮肤缺损稍做修整,可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4周断蒂,8周后分指,并修剪皮下脂肪。各指侧面植皮覆盖,并行功能锻炼及理疗。

      2 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掌指关节有一定屈曲活动,可以抓物。手掌、手背皮瓣外形满意,手部感觉部分存在。

      3 讨论

      腹部皮瓣供皮面积大,手术安全性高,方法简便,值得推广[3]。手部皮肤缺损,尤其是脱套伤并肌腱外露者,修复相当困难,过去采用腹部埋藏皮瓣,皮瓣臃肿,手掌处仍需植皮,远端皮肤发生坏死、液化,手部功能较差。也可采用腹部皮瓣加游离皮瓣,甚至用两个游离皮瓣串联组合,但后二者手术风险大,手术难度大,有失败的可能。腹部S型皮瓣一次性解决手背及手掌覆盖问题,下部皮瓣可修复手掌外缺损较重侧,上部超薄皮瓣修复手背侧皮肤。S型皮瓣在腹壁皮下脂肪少的患者中应用效用较好,但肥胖病人皮下脂肪较厚,皮瓣切取较大,臃肿明显,皮瓣皮缘与手部皮缘愈合差,且断蒂后,皮瓣尖端出现血供障碍而坏死。采用坡型修整法,从皮瓣基底到皮瓣边缘渐修薄,修剪后皮瓣仅有1 mm厚脂肪,皮瓣两侧缘也做宽约2 mm左右坡型修剪,能在一定程度解决皮瓣臃肿问题。S型皮瓣简单安全,设计合理,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潘维亮,王莹,邵腾鑫,等.手部逆行皮肤撕脱后伤情判断及处理[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30(04):332-333.

      [2] 龚志鑫,田德虎,张经岐,等.双髂腹股沟及腹部联合皮瓣修复前臂与手大面积皮肤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23(08):930-932.

      [3] 范启申.皮瓣移植在手外科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5,19(01):3-7.

    ↑上一篇:病理性瘢痕组织iNOS和5-HT表达及与其增生和痛痒的关系
    ↓下一篇:静脉自控镇痛对于重度烧伤休克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