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0-06-04  浏览次数:697次

      作者:罗影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锦州121000)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感染 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0424(2009)05-0448-02

      创面感染是烧伤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加重病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高致残率与病死率。因此,探讨诸多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烧伤科住院病人368 例,其中创面分泌物培养出细菌或真菌定植12 人20 例次。其中6 例合并其他部位感染。

      1.2 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确诊发生创面感染病历,对其造成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与主管医生配合采取相应的措施,切断感染链,控制创面感染,防止全身性感染的发生。

      2 结 果

      12 例感染者中,1 例死于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经过3~7 天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均达到治愈,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

      3 护理对策

      3.1 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感染管理制度,陪护及探视制度。科内成立由科主任、护士长领导,高年资护士负责的控制感染管理小组,在现有基础上,尽量改善病房布局,使病床间距离合理,加强空气流通,减少病房内用品存放,按病情合理安排病房。

      3.2 加强监测 定期、不定期检查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创面分泌物及医务人员手部的细菌情况,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病房内做到每天空气消毒2 次,每次30 分钟,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3 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规程

      3.3.1 换药的环境、时间、次数对烧伤创面的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强调换药应在消毒后的换药室进行,并做到先换非感染创面后换感染创面患者,必要时两个患者换药之间要空气消毒。操作者必须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还需穿隔离衣。参加换药人员应相互配合,熟练操作,尽量避免换药过程中机体损伤大,减少创面感染的机率。

      3.3.2 手是传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媒介,而有些医务人员只重视操作后洗手,不重视操作前洗手。因此,我们强调操作前后都应认真洗手,按消毒规范做到洗手程序正确,洗手时间足够,消毒剂抹擦范围符合规范。手有伤口时,要先做好伤口处理,再戴手套,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

      3.3.3 做到无菌敷料、液体、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避免将前一患者换药时剩下的已开启的敷料液体留于下一患者使用。无菌包、液体要写明开启时间,4 小时后视为污染要重新消毒或弃之。

      3.4 正确及时处理创面 烧伤治疗的整个过程正确处理创面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创面的动态观察和评估,换药的方法,不同时期不同创面对用药或敷料的选用、手术时机的掌握、术式的选择等。若处理得当,对预防创面感染,加快愈合,减少住院时间起到重要作用,否则,就可能引起创面或全身感染,延期愈合甚至延误病情。要密切观察创面,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时给与抗感染或保护创面药物。尽量保持环境清洁干燥。

      3.5 营养支持 大面积烧伤后,机体的高代谢引起热能大量消耗,蛋白分解旺盛,容易引起负氮平衡。病人体重下降、消瘦、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弱,因此,必须尽早补充足够的营养以加速创面愈合,降低感染机会,减少并发症,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治愈率。如无吸入性损伤,可早期予肠内营养,根据病人饮食喜好调配色香味俱全的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如合并吸入性损伤可辅助肠外营养支持。

      3.6 合理使用抗生素 烧伤病人不能仅将发热、白细胞升高、创面的存在作为长期、大量、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而应根据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的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掌握使用的时间、用量,如:伤后的休克期、感染期、围手术期,严格掌握经验性、预防性用药的指征。静滴抗生素时,要注意配伍禁忌,掌握药物的时效性,现用现配,保证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使用时间超过1周者,要做创面分泌物培养,防止真菌感染。

      罗影: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10月,30(5)3.7 病人及陪护的宣传教育 定期组织病人及陪护人员对他们进行医院感染的危害性知识教育,指导他们如何预防并重视交叉感染知识,加强防护意识,如:进入大面积烧伤或危重病人病房要穿隔离衣戴口罩,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者避免进入病房探视,病房内用物要简洁,避免杂物太多,不串病房,避免人员频繁流动。不得擅自关闭或放弃每天2次的病房空气消毒。垃圾要及时有效的处理,未经医护人员同意,不得随意自行接触处理创面,以降低创面感染的机率。

      3.8 保洁人员的培训 由科室控制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定期向保洁人员讲解清洁、洗手、消毒、隔离的概念及要求,指导如何正确配制、使用消毒剂。抹布、拖布固定使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垃圾的分类、储存,定时收集、运送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工作性质与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患者康复的相关性。

      根据我们的经验,正确采取上述护理对策,可减少烧伤创面感染,提高根治率。

    ↑上一篇:中长切口汗腺切除超薄皮瓣腋臭治疗术
    ↓下一篇:随意型筋膜皮瓣修复小腿难愈创面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