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发表时间:2010-06-02  浏览次数:658次

      作者:屈跃峰1,李 琳2 作者单位:1 125200 辽宁葫芦岛,绥中红十字仁济医院手足外科 2 110004 辽宁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用带肌腱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带示指或小指固有伸肌腱的掌背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32例,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 3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手指均恢复原有的外形与功能。结论 该皮瓣血供可靠,有可供肌腱切取转移,适用于修复示、中、环、小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

      【关键词】 外科皮瓣;移植;手指

      手指背侧皮肤及肌腱复合组织缺损,分别行肌腱移植和手部皮瓣或其他部位皮瓣覆盖均能达到治愈目的。但术后肌腱粘连,功能恢复不佳,外观臃肿。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带肌腱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32例,获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17~45岁。示指15例,中指12例,环指3例,小指2例。受伤原因:切割伤8例,电刨伤20例,电锯伤4例,皮肤组织缺损面积最大4.0cm×2.0cm,最小2.5 cm×1.5 cm,创面均伴有伸肌腱缺损并骨外露,32例全部以带肌腱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供区创面一期缝合。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先对伤指进行彻底的清创,去除污染挫灭坏死之组织,测量组织缺损面积,根据伤指切取不同部位的皮瓣,示、中指背侧缺损的给以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带示指固有伸肌腱予以修复。环、小指背缺损的给予第四掌背动脉皮瓣带小指固有伸肌腱予以修复,术前应检查指固有伸肌腱是否缺如。

      1.2.2 皮瓣设计 沿掌骨间隙,第二(第四)掌指动脉行走为轴心线,以指蹼叉中点为旋转轴点,根据指缺损面积大小设计切取皮瓣,设计切取皮瓣应大于缺损创面约1cm,以避免术后组织肿胀影响血运。切取范围近端不超过掌横纹,远端不超过掌骨头[1~3]。

      1.2.3 手术操作 在止血带下于设计标线近端桡侧缘切开,分开伸指肌腱,显露第二(第四)掌背动静脉,在第二(第四)骨间背侧肌浅面沿血管束两侧切开骨间肌肌膜,解剖掌背动脉保留血管束周围宽约0.5cm筋膜组织,根据肌腱缺损长短,切取示指或小指固有伸肌腱,将皮瓣连同肌腱、血管完全掀起游离,至掌指关节水平处,切开血管蒂部皮肤,向指侧方剥离皮肤后显露指固有动脉及其向指背侧发出的分支,沿背侧支向近端解剖直至指背动脉和皮瓣内的掌背动脉,并携带宽约0.5cm左右的筋膜组织。切断结扎掌背动脉近端。至此,皮瓣及肌腱血管蒂完全被游离出来,从蒂的旋转点至受区创面做宽敞的皮下隧道,将皮瓣引至受区,修复伸指肌腱覆盖创面。

      2 结果

      本组32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个月~2年随访,手指均恢复原有的外形与功能。皮瓣质地、色泽、厚度与手部受区皮肤接近,伤指修复后的指关节活动基本接近正常,皮瓣浅感觉较健侧差,指腹两点分辨觉在7~9mm范围内。

      3 讨论

      修复手指创面的理想皮瓣应该是带血管蒂,微小化、薄型化的皮瓣[4,5]。该复合皮瓣接近指背正常皮肤及形态,足以满足美学效果。移植的肌腱及其附属结构均复合皮瓣内保留正常解剖关系,为移植的肌腱提供一个正常形态及滑动装置,且远近端均用无创缝合线缝合,为术后早期活动减轻肌腱粘连,促进肌腱愈合提供了有利条件,肌腱的营养与粘连的关系极为密切,肌腱缺血对粘连的形成是一个诱发因素[6]。Shohneding(1964)证实带有血供的组织愈合快,粘连轻,本带肌腱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后为移植肌腱提供了可靠的血供,促进了肌腱愈合,减轻了粘连,为改善患指功能提供了有效保障。

      本术式简便易行,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供区损伤小,可直接拉拢缝合,手术成功率高,不受设备条件限制,且该皮瓣属穿支皮瓣,不破坏手指主干血管,皮瓣内含有指背皮神经,可被用来与受区神经缝合,以形成带感觉神经的岛状皮瓣。皮瓣厚度、质地与色泽符合手指创面的覆盖要求,不足之处手背留下显性疤痕。

      【参考文献】

      1 杨大平,夏双印,王洁,等.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3,9:206-207.

      2 潘希贵,田青业,胡红军,等.第四掌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8,16:110-112.

      3 路来金,姜永冲.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1,9:153-156.

      4 顾玉东.展望21世纪的手科学.中华手外科杂志,1999,15:193-194.

      5 Yang Dp,Monis SF,Vascular.Basisop-dorsal disital and metacar Pal Skin flaps. J Hand surs(Am),2001,26:142-146.

      6 潘昭勋,王成琪,周维江,等.修复腱旁组织防止趾伸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7,20:290-291.

    ↑上一篇:高龄特重烧伤患者伴尿崩症1例
    ↓下一篇:低热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