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32例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0-07-08  浏览次数:631次

      作者:姚建1,季建峰1,杨 军1,龚振华1,赵烨德2 作者单位:(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南通226001;2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整形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以腋下毛发周边1 cm内为治疗范围,按照前后左右间隔2 cm画出网隔线,网隔线的交点为治疗点。每个交叉点皮下注射2 U A型肉毒毒素。结果:随访6个月,治愈19例,好转10例,缓解3例,有效率为100%。无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结论:A型肉毒毒素是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关键词】 腋臭;A型肉毒毒素;乙醇

      腋臭又称为狐臭、臭汗症等,属于一种皮肤附属器性疾病,是由患者腋窝部位的大汗腺排泄汗液中所含有机物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经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臭味,多出现于中青年。我院在2005年 月~2008年 月通过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32例,疗效确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9例,女23例,年龄17~38岁,平均23岁。诊断明确,其中行手术治疗3例,局部注射过无水乙醇5例,腋下有不规则瘢痕,余未进行过任何治疗。

      1.2 治疗方法 沿着腋下毛发周边1 cm画出治疗范围,按照前后左右间隔2 cm画出网隔线,网隔线的交点为治疗点。将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用2 ml生理盐水稀释。局部用碘伏,不用麻醉,将配置好的肉毒素按每个交叉点2 U的标准注射至治疗点皮下,注射后轻压迫腋窝部位10 min,防止针眼出血。女性患者治疗时避开月经期。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腋下在平时及出汗时均未闻及异味;好转:平时未闻及异味但出汗时仍可闻及;缓解:平时仍可闻及异味但明显减轻;无效:无任何改善。

      1.4 结果 在药物有效作用时期内,本组32例患者中治愈的有19例,好转10例,缓解3例,有效率为100%。在好转的10 例患者中,有3例原先做过手术,2例原先局部注射过无水乙醇;缓解3例患者均为原先注射过无水乙醇。32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皮肤坏死、血肿及毛发脱落等并发症。

      2 讨 论

      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有激光术、皮肤梭形切除术、皮下搔刮术、皮下毛囊修剪术、注射法等[1]。这些治疗方法的目的都是最大程度破坏或清除腋下大汗腺,阻止汗液分泌。传统的皮肤梭形切除法能彻底清除大汗腺,但术后在腋下会留下10 cm左右的瘢痕,影响上肢活动和美观。皮下搔刮法通过钝性搔刮破坏和刮除大汗腺以取得治疗效果,它的主要优点是切口小,瘢痕小,缺点是搔刮程度不易掌握,大汗腺清除不彻底,易复发,术后需加压包扎和制动,防止皮下出血。皮下毛囊修剪法和搔刮法类似,只是以眼科剪代替了搔刮匙,将大汗腺和毛囊一起剪除,术后同样存在易继发出血和复发等问题[2]。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释放作用[3]。由于腋臭的发生和人体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有关,汗腺分泌受胆碱能神经支配。因此当肉毒素被注射到汗腺处后,能作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从而使汗腺的分泌停止或减少,从而达到治疗腋臭的效果。 我们通过对32例腋臭患者治疗后发现,原先采用过手术或其它药物注射的8例患者,由于在腋窝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组织,皮下组织纤维化明显,肉毒毒素在纤维化明显的组织内弥散效果受到限制,也不能有效作用于治疗区的胆碱能神经末梢,治疗效果明显不如原先未行治疗者。

      我们认为,皮下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腋臭,操作简单,实用有效,是治疗腋臭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旻静,刘林嶓,陈言汤.不同术式治疗腋臭的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2):145-146.

      [2] 汤依晨,徐晓云.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复发率比较[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1,12(2):91-92.

      [3] 汤晓芙,王荫椿.肉毒毒素临床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9-205.

    ↑上一篇:氢氟酸烧伤10例临床诊治体会
    ↓下一篇:532nm和1064nm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