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使用高频电刀实施面部深度烧伤早期切痂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3-11  浏览次数:669次

      作者:郑文立 作者单位:050031 石家庄市,河北友爱医院(原石家庄钢铁厂职工医院)烧伤整形科

      【关键词】 烧伤;高频电刀;皮肤移植

      近年来,我科采用高频电刀行面部早期切痂植皮,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6年,我科对31例面部三度烧伤患者用高频电刀实施了面部切痂植皮,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6~57岁,热水、热气烫伤18例,高压电弧烧伤3例,火焰烧伤9例,硫酸烧伤1例。

      1.2 治疗方法 在烧伤后首先采用暴露疗法,3~7 d内实施切痂植皮手术。在该组病例的手术操作中,为减少面部切痂过程的出血,全程采用了高频电刀直接切痂,即:确定切痂范围后,用高频电刀切开坏死皮肤边缘,并用电刀完成剥离、止血操作。电刀功率在15~23 W之间选择(选择能完成切开、剥离的最小功率),注意准确掌握切痂深度和确切止血。 取皮区选在季肋部或腹部,用取皮鼓取皮,遵循分区植皮原则。打包固定,再以弹力绷带包扎固定。10 d首次换药,2周内拆线。

      2 结果

      31例平均手术中出血量(35±10) ml,所有手术均未输血。所植皮片均于术后10天首次换药时全部成活,其中出现花斑、水泡3例,未经特殊处理而自愈。平均病程(19.4±2.5) d。

      3 讨论

      3.1 手术效果 烧伤后的早期切痂植皮一直存有争议,原因一是出血多,手术风险大;另外是界限不清[1]。本组病例完全采用高频电刀完成切痂、剥离、止血的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止血效果,手术视野清楚,便于仔细辨认切痂深度。不因手术失血而增加手术风险。

      3.2 植皮成活率 虽然有报道认为,高频电刀的切口将影响上皮的生长和移行[2],但本组病例中电刀切痂创面没有影响移植物(皮片)的成活。原因为电刀只影响被其损伤过的皮肤,而该组手术的取皮操作中使用取皮鼓,皮片并没有接触高频电刀,加之面部血运丰富,所以皮片成活率满意。

      3.3 切痂深度的掌握 使用高频电刀切痂可以使手术视野清晰,但健康组织的颜色会略有改变,需要细心辨认。有如下特点:经电刀切割的健康组织颜色较手术刀切开的组织略灰黄,偶有灰烬样小点,但是组织有弹性和韧性;虽然切开时无明显出血,但经过纱布擦拭后会有出血点;若遇表情肌,可见其收缩,不可损伤;在面部多脂肪区,经电刀切除后应略呈深黄或黄褐色,若为浅黄并有轻度水肿,且擦拭无出血,则多提示切除深度不够,需再适当切除。

      3.4 其他问题 有报道高频电刀会引起脂肪液化[3],在面部切痂还没有遇到类似病例。但应引起重视,本组病例使用高频电刀时是采用了可完成切开的最小功率。

      综上所述,使用高频电刀在面部切痂,降低了出血,减少了手术风险,并且植皮成活可靠,缩短了病程,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黎鳌主编.烧伤治疗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58.

      2 Rappaport WD,Huuter GL,Allen R,et al.Effect of efectrocautery on wound healing in midline laparotory incisions.Am J Sury,1990,160:618620.

      3 纪伟光,吴志远.高频电刀对腹部切口愈合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1991202.

    ↑上一篇:上眼睑松垂矫正术的术式选择
    ↓下一篇:46例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