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大黄粉加麻油与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对比

    发表时间:2011-05-30  浏览次数:637次

      作者:王文霞 庞秀枝 贾星 作者单位:037321,山西省大同市肿瘤医院;037008,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湿性皮肤反应的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将89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发生湿性皮肤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6例,采用大黄粉加麻油涂抹皮损部位。对照组43例,采用湿润烧伤膏涂抹皮损部位。[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短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治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性湿性反应应用大黄粉加麻油涂抹皮损部位,创面愈合时间短于湿润烧伤膏。

      【关键词】 湿性皮肤损伤 大黄粉 麻油;湿润烧伤膏

      放射性皮肤反应为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反应之一,发生率高[1],有的病人因损伤严重被迫中断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过程中,多数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部分会发生湿性反应,不但增加了病人痛苦,而且常使放射治疗中断,影响治疗效果,降低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现将我科采用大黄粉加麻油与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8月—2008年5月住院的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过程中发生湿性皮肤反应病人89例,均为女性,年龄28岁~65岁,平均46岁,均为6MeV电子线,每周5次,每次200 cGy,总量5 000 cGy。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病人年龄、湿性反应程度及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清洁湿性皮肤组织,将大黄粉与麻油调成糊状,均匀涂抹于皮损部位,并尽量暴露创面,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再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抹于皮损部位,尽量暴露创面,每日3次或4次。

      1.2.2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疼痛消失,创面愈合,结痂并脱落;显效:疼痛明显减轻,创面缩小,无分泌物;好转:疼痛减轻,创面无扩大,分泌物减少。

      1.2.3 统计学处理

      治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治愈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略)

      2.2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见表2)表2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x±s)(略)

      3 讨论

      对放射治疗引起的湿性皮肤反应可采用沙棘油、维斯克软膏、素高捷疗软膏、氢化油等软膏或油剂以及各种烧伤用软膏[2]。临床用湿润烧伤膏内含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功效,还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溃疡愈合、抗炎作用。大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解痉功能,并有抗肿瘤作用;麻油性甘、凉,具有生肌肉、止疼痛、消痈肿、下热毒、补皮裂作用。两者调配用于放射性湿性皮肤反应可消除放疗所致热毒;减少渗出及促进渗出物吸收;加上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可达到快速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的目的,从而使创面尽快愈合。本研究显示,放射性湿性皮肤反应早期应用大黄粉加麻油涂抹皮损部位时间越早,止痛及愈合效果越好。结痂后不可强行去痂,待其自行剥落,以免损伤新生的肉芽组织。

      我院采用大黄粉加麻油治疗效果显著,用药期病人无不适反应。其价格低廉,取材方便,非常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691693.

      [2] 申文江,王绿化.放射治疗损伤[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9094.

    ↑上一篇:儿童先天性耳部畸形整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篇:小切口肿胀刮吸术治疗腋臭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