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120例同时行隆鼻术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1-07-04  浏览次数:674次

      作者:杨莉萍 李广盛 蔡丽 作者单位: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

      【关键词】 鼻中隔矫正 鼻整形 鼻整形术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功能性鼻整形在行鼻中隔矫正术的同时行隆鼻术,达到同时改善歪鼻、鼻阻塞及低鼻的效果。两种手术同时一期进行,减少了患者身体和经济的负担,同时还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我科2006年2月至2007年9月采用鼻中隔矫正术同时行隆鼻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及歪鼻患者120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男67例,女53例;年龄17~42岁,平均年龄25.3岁。均为歪鼻伴有鼻中隔偏曲,外伤史为6个月至14年,平均3.6年。按凌荧等鼻畸形分类方法,将本组病例分为:“C”型偏曲55例,“O”型(偏斜型或单纯型)偏曲36例, “S”型偏曲39例。测量方法:以鼻根中心点与人中上端中点为面轴中线,鼻尖或鼻梁偏离中线最远点的距离为偏斜程度,测量其数值。本组中轻度偏曲3~5 mm 32例,中度偏曲6~8 mm 47例,重度偏曲9~12 mm 41例。

      1.2 手术方法 实施内容:鼻中隔矫正术同时隆鼻术。工艺技术路线:选用患有歪鼻、鼻阻塞及低鼻的患者同时行手术治疗,具体如下:(1)患者平卧位,用美蓝两眉连线的中点和两内眦角连线的中点,再画出两连线中点连线的中点,即黄金点,即隆鼻的鼻根起点。再在正对唇珠的鼻尖上确定一中点,连接鼻尖中点和黄金点画一条线,即鼻梁的正中线。(2)局部麻醉后,在鼻内镜下,于鼻中隔偏曲凸面,鼻前庭区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后方2~3 mm的黏膜,做弧形切口,深度以稍微切及软骨层为宜,用鼻中隔切开刀将切口黏膜软骨膜分开,露出白色软骨,用分离器紧贴鼻中隔软骨,沿软骨膜下做上下平行分离。分离预计要切除的偏曲部软骨和骨质以外1 cm左右。在中隔软骨距黏膜切口稍后处,切开中隔软骨。同法剥离对侧骨黏膜,用鼻镜扩张对侧鼻孔,窥视鼻中隔偏曲的程度,根据弧度进行分离,范围同对侧。用鼻中隔扩张器由切口处将两侧分离完毕的黏膜扩开,使鼻中隔软骨充分暴露在扩张的空间。在中隔近鼻顶1 cm以下处的前端切开一小口,将中隔旋转刀由切口推向后上方,达筛骨垂直板转向后下,在梨骨及腭骨嵴处向前拉出,可将大部分中隔软骨切下。用咬骨钳分片咬除筛骨垂直板及梨骨的偏曲部分。腭骨嵴可用鱼尾凿凿除。(3)通过切口沿鼻软骨表面向鼻根部剥离,剥离方向以鼻梁中线为标准,边推进边分离,至鼻软骨与鼻骨交界处有韧带相连,有时需剪断韧带,然后紧贴鼻骨表面剥离,直到鼻根部黄金点或充填的位置,至鼻尖后,分离器转向鼻小柱,在鼻翼软骨内侧脚后方垂直分离至鼻前嵴,作为“L”型假体短臂的隧道。挤出鼻骨部隧道内的积血,观察有活动性出血。把雕刻好的“L”型硅胶假体用止血钳夹住植入分离好的隧道内,假体短臂插入鼻小柱隧道。切口用6/0美容线间断缝合1~2针。(4)术后黏膜完整,对合良好者可不必缝合,鼻腔内填凡士林纱条以相等的压力填压中隔两侧。

      2 结果

      2.1 手术疗效 120例一次手术矫正成功,拔除纱条后3 d出现鼻中隔血肿4例,后经切开吸除淤血块,重新止血、抗炎后治愈。所有病例术后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消失,鼻腔通气引流良好。

      2.2 继发畸形 因中隔顶部软骨切除过多致轻度鞍鼻2例。这种畸形可发生在与手术相关的不同部位。如鼻梁骨性部分、鼻背软骨切除过多等,都可造成鼻梁中部凹陷,可采用移植材料充填缺损处。本研究中此类患者通过再以硅胶充填恢复鼻外形。

      2.3 排斥反应 术后感染5例。材料排除等多发生在人工合成材料的移植。术后出现皮肤感染、破溃或局部不适,及时取出假体。经抗感染治疗,二次手术成功。

      3 讨论

      鼻内镜下鼻鼻中隔整形手术有良好的照明,术野清晰,手术始终在直视下进行,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能及时发现术中的纤维粘连带及骨与软骨、骨与骨之间的错位,准确的矫正偏曲部位,防止黏膜的损伤。并且能完成深部操作,避免盲目操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操作方便,疗效满意。

      手术注意事项:(1)不宜切除过多软骨。切除软骨过多可能致术后出现轻度鞍鼻,后予充填硅胶假体恢复鼻外形,尤其是鼻中隔软骨C型偏曲者,只要充分游离鼻中隔,于偏曲处作“田”或“井”字型切开,效果显著。(2)减张切开,长度和深度要足够;(3)鼻中隔软骨和(或)筛骨垂直板底部与犁骨沟脱位者,要适当复位;(4)术后鼻腔填塞要恰当。C型和侧斜型歪鼻者在凸面侧加压,S型者两侧对等加压填塞。填塞1周,外鼻用胶布或石膏模固定1周。

      本手术方法在矫正了外鼻畸形的同时,又矫正了偏曲的鼻中隔, 消除了引起畸形的原因,重塑外鼻支架,收到了恢复鼻腔通气功能与外鼻美容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积恩主编.耳鼻部美容外科手术学.第1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113114.

      2 凌荧,肖明耀.外鼻外进路中隔鼻成形术.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6,21:213214.

      3 王佩华,吴晴伟,孙艺渊,等.鼻鼻中隔整形术治疗部分外伤性歪鼻畸形.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407409.

      4 王刚,陈秀梅,魏春山,等.歪鼻鼻中隔偏曲整形术.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59.

      5 翟立杰,王志强,秦玉红,等.鼻内进路歪鼻鼻中隔矫正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10:343345.

      6 Huizing EH.Implant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in reconstructive nasal surgery. Rhinology,1974,12:93105.

      7 Kalogjera L,Bedekovic V,Baudoin T,et al. Modified alar swing procedure in saddle nose correction.Aesthetic Plast Surg,2003,27:209212.

      8 Okada E,Maruyama Y,Hayashi A.Nasal augmentation using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J Craniofac Surg,2004,15:102105.

      9 Mowlavi A,Meldrum DG,Wilhelmi BJ.Implications for nasal recontouring:nasion position preferences as determined by a survey of white North Americans.Aesthetic Plast Surg,2003,27:438445.

      10 Wellisz T.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he Medpor porous poly ethylene implant. Aesthetic Plast Surg,1993,17:339344.

      11 Acarturk S,Gencel E.The spreadersplay graft combination:a treat ment approach for the osseocartilaginous vault deformities following rhinoplasty.Aesthetic plast Surg,2003,27:275280.

    ↑上一篇:大面积切痂对院外烧伤创面脓毒症疗效的影响
    ↓下一篇:珍石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