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浸浴冲洗疗法对残余创面愈合作用观察

    发表时间:2011-11-29  浏览次数:751次

      作者:孙群,庄庆元,唐涛,汪辉,汪新民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整形科,241000

      【摘要】目的 观察烧伤或外伤后残余创面的治疗。方法 对30例烧伤或外伤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后期的残余创面进行冲洗治疗。结果 9例残余创面直径<4 cm以上者未手术,余创面直径>4 cm以上者皆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 冲洗疗法是治愈残余创面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残余创面 冲洗治疗 手术治疗

      烧伤后的残余创面为烧伤后3周仍未愈合的创面[1]。而外伤后的皮肤坏死(包括手术后皮肤软组织的坏死),其后的病程有溶痂、修复,类似于烧伤的病程。因此对于3周未愈合的外伤创面,我们亦可称之为残余创面。这些残余创面,常常出现肉芽组织老化水肿,经久换药难以愈合,创面感染、扩大、甚至糜合成片,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造成患者较大的痛苦。我科自2005年以来,采用冲洗疗法治疗此种类型的残余创面3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82岁,平均40.5岁。其中烫伤11例,烧伤10例,外伤9例(包括术后坏死8例)。病程分别为1月~30余年,烧伤或外伤的面积为1%~60%,治疗后的残余面积<1%25例,1%~6%5例。本组共进行分泌物培养20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其他类型葡萄球菌4例,肠杆菌属6例,荧光假单孢杆菌1例,铜绿假单孢杆菌1例,白色念球菌1例。

      1.2 治疗方法 (1)冲洗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冲洗治疗。设计冲洗间类似于家庭用密闭的淋浴间:有热水器、浴霸和1张治疗床。床上铺着一次性不透水垫单,患者坐于或睡于其上。调试最适合的温度,然后直接对着创面行冲洗20~30 min。冲洗后创面用敏感抗生素湿敷包扎,每天1次。(2)手术治疗:对于直径>4 cm的创面,进行手术治疗。本组共进行清创+刃厚皮植皮术15例。

      1.3 治疗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经冲洗后3~20 d内创面愈合,余患者行冲洗+手术治疗,2周内创面愈合。

      2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71岁。头面部、躯干、右上肢硫酸烧伤20%TBSA。入住他院,一直行换药术,于伤后2月行手术治疗。术后创面大部分愈合,残余创面经换药一直不愈,并有扩大趋势,于伤后半年余来我院,以“头面部残余创面”收住。查体:创面肉芽突出体表,水肿明显,有较多分泌物,残余创面<1%,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连续冲洗3 d,肉芽新鲜,水肿减退,即行手术治疗。7 d后创面全部愈合。

      例2,患者男,62岁。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未愈,形成溃疡,后溃疡面积不断扩大,并加深加重,在家一直行非正规治疗。于伤后30余年就诊我院,以“左小腿残余创面3%TBSA”收住。查体:创面分布于左小腿背侧,污染较重,组织凹陷较深,肉芽水肿明显,面积约3%TBSA。分泌物培养提示模仿葡萄球菌。入院后经换药、冲洗治疗2周,创面肉芽新鲜,色泽红润,触之易渗血,即行手术治疗。创面2周愈合。

      3 讨论

      烧伤和外伤后的残余创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损伤程度深,达到Ⅲ°甚至Ⅳ°,难以自愈。即使勉强愈合,新生上皮菲薄,不耐摩擦,容易形成经久不愈的小创面。(2)由于创面感染,大量细菌生长并产生多种代谢产物,不但影响上皮的生长,而且对新生的上皮也有破坏作用[2]。(3)烧伤或外伤手术时,由于植皮间距较大或植皮坏死所造成。(4)创面愈合后,进行功能锻炼和活动时,产生水疱并破溃,形成残余创面。

      目前普遍认为治疗残余创面的主要措施为浸浴治疗。其治疗机理大致为:(1)通过浸浴可以比较彻底地清除残余创面的脓液和坏死组织。(2)可以有效地减少创面的细菌总数和毒素,控制感染。(3)可以改善创周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的愈合。

      冲洗属于浸浴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与浸浴相比,冲洗仍具有独特的优点:(1)为流动水,细菌被直接冲走,较浸浴明显为佳。(2)简单。无须调试温度,患者试温后舒服即可冲洗;对医护人员而言,无须消毒,减少工作量。(3)对患者的要求较少。对于头面部、四肢残余创面的患者,无须脱全部衣服就可直接冲洗,方便异性家属的使用;对于妇女,无月经期、哺乳期的限制。(4)淋蓬头水流的冲刷对创面的按摩作用明显强于浸浴疗法,更加促进创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创面的愈合。(5)虽为低渗液,但对水肿肉芽的消肿作用仍较强。本组病例经冲洗后均肿胀消退,创面新鲜。(6)由于无需消毒,垫单用过即扔,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7)冲洗间的制作全部费用加起来只有几千元,简单经济,十分适宜基层医院的使用。

      该方法不足之处:(1)因只可用温热的自来水,而不能用消毒液,如0.1%的新洁尔灭溶液,0.01%~0.02%的高锰酸钾溶液[3]等,对细菌的杀灭作用明显弱于后者;(2)对于创面较分散的患者,需时更多。(3)比浸浴疗法的舒适性差。

      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要注意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本组一般情况均较好,再经过冲洗+手术治疗,创面愈合。

      因此我们认为:在治疗烧伤或外伤时,应积极促进创面的早期愈合,预防残余创面的出现。但是当残余创面出现后,我们可以采用冲洗疗法来治疗。对于<1 cm×1 cm的小创面,可直接治愈[4];对于创面>4 cm×4 cm的,采用冲洗+手术疗法[5],将其完全治愈,均同于有关医疗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晓鲁,黄跃生,彭毅志,等.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06,2(22):15.

      [2] 宫纯平,吴红林.4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顽固性残余创面治疗体会[J].中华烧伤杂志,2003,19(5):311.

      [3] 张文安,岑 瑛,赵景华.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J].华西医学,2000,15(1):35.

      [4] 胡福兴,赵玉铃,王 强,等.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5,12(33):6.

      [5] 田敏华,唐庆平.浸浴疗法对烧伤残余创面愈合影响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1999,(3):78.

    ↑上一篇: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皮肤色素增加病变临床分析
    ↓下一篇:不同海拔高原地区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基因调控机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