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浸浴疗法在治疗小儿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1-10-28  浏览次数:707次

      作者:李晓燕,卢青军,李茂清,陈宝元,李兆顺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1医院烧伤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

      【摘要】目的 比较“浸浴疗法”与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住院病人260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浸浴组与常规换药组),两组烧伤面积无差异。浸浴组采用1:1000新洁尔灭水溶液行创面浸浴15~30分钟,再用呋喃西林液冲洗创面后外敷生肌膏包扎创面,隔日换药1次;常规换药组采用呋喃西林液湿敷创面15~30分钟后外敷生肌膏包扎创面,隔日1次。结果 两组创面分别换药一周后行结菌培养浸浴组检出菌株72株,而常规换药组为110株;浸浴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0.98±6.15)天,常规换药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3.25±6.98)天;浸浴组植皮8例,植皮率6.1%,常规换药组植皮21例,植皮率1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浸浴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浸浴疗法可以清洁创面、减少细菌,从而有效控制创面感染。

      【关键词】 烧伤创面 浸浴疗法

      小儿皮肤较薄、机体免疫力较低,烧伤后大多数创面深Ⅱ度居多,少数为Ⅲ度,且因其家长对早期手术顾虑较多,大多均采用换药疗法,为探讨浸浴疗法对小儿烧伤创面治疗效果,我们对260例小儿烧伤患者分浸浴组及常规换药组各130例进行治疗比较,结果显示浸浴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60例患者均系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小儿烧伤病人,随机分为浸浴组和常规换药组,两组病人均为年龄在9个月~3岁的幼儿,烧伤面积在5%~30%左右的烧伤1周后深Ⅱ度及Ⅲ度创面。浸浴组130例,男性9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在(2.12±0.16)岁,平均烧伤面积占人体表总面积约(12.98±3.12)%。常规换药组130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在(2.03±0.12)岁,平均烧伤面积占人体表总面积(12.35±3.26)%。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

      1.2 治疗方法 浸浴组:将室温控制在25~28度左右,洗浴盆彻底清洗消毒后后放入2/3盆洁净温开水,水温控制在略高于体温,约36~38度,加入新洁尔灭消毒液配制成1∶1000水溶液,将病人所伤部位浸泡于其中,首次约15分钟左右,以后可适当延长至半小时,隔日1次,浸浴中可用无菌纱布轻拍创面,去除其表面松动痂皮及分泌物,浸浴完毕,再用呋喃西林液冲净创面后,外敷生肌膏,无菌敷料包扎。常规换药组:入院后采取常规换药,创面用呋喃西林液湿纱布湿敷创面20分钟后,外敷生肌膏,无菌敷料包扎。两组病人据药敏结果均给予有效抗菌素抗感染及补液、营养支持治疗。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换药一周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

      2.2 创面愈合情况 浸浴组经治疗2周后,创面清洁,分泌物减少,创缘炎症反应消失,创面坏死组织分离脱落快,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表面大量皮岛,其扩展迅速。此外,换药时渗血明显减少,疼痛减轻。8例行植皮手术封闭创面,植皮率5%,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0.98±6.15)天。常规治疗组经治疗2周后,创面分泌物较多,创缘炎症反应重,表面坏死组织、痂皮分离脱落较慢,新鲜肉芽组织及皮岛生长少,换药时渗血明显,疼痛剧烈,痛苦极大。21例行植皮手术封闭创面,植皮率15.6%,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3.25±6.98)天。

      3 讨论

      3.1 两组创面经浸浴疗法及常规换药疗法,一周后经细菌培养后浸浴组菌株72株,常规治疗组110株,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2 在临床上,小儿烧伤后,经常因创面处理不当,清创不彻底,大量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在创面上形成了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1],从而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延长了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采用浸浴疗法行创面换药处理,其清创彻底,使创面分泌物数量明显减少,加速了坏死组织及痂皮脱落时间,以减少机体内毒素吸收及创面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明显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使手术植皮率明显下降。其渗血少,疼痛轻,笔者认为此法为目前行创面换药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3.3 通过浸浴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创面的细菌及清除分泌物,使创面痂下的积液、脓液得以充分引流,从而有效的减轻或控制感染;浸浴同时可促使全身及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上皮的生长;对较大面积需要植皮的残余创面,通过浸浴可清洁创面,提高植皮成活率。浸浴水温在38℃左右,温度过高一方面对创面肉芽的刺激使患者感觉疼痛,甚至致组织损伤;另一方面毛细血管过度扩张,可促使人体对细菌毒素及组织分解产物的吸收。水温过低,达不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患者也不易接受且易受凉感冒。

      3.4 浸浴疗法结合主动与被动的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僵硬以及瘢痕挛缩,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2.222.

      [2] 夏来启,谷之才,雷 权,等.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浸浴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3.(23).

    ↑上一篇:股前外侧肌皮瓣在手部挤压伤深度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下一篇:耳前局部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8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