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烧伤患者早期胃肠道营养

    发表时间:2011-11-30  浏览次数:746次

      作者:赵元宏  作者单位: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 为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不良、创面脓毒症、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早期胃肠道营养是提高患者抵抗力、减少并发症、促进创面早期愈合的有效方法。我们在2007年对部分患者进行早期胃肠道营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减少,痛苦减轻,愈合创面平整,疤痕减少,对后期身体恢复功能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烧伤 胃肠道营养 疗效

      目前针对烧伤早期胃肠功能紊乱尚无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在长期的烧伤治疗过程中找到很多有效地、也很好掌握地一些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们从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患者中选择烧伤患者病例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21岁~47岁,烧伤面积41%~76%,烧伤深度浅Ⅱ度至深Ⅱ度占70%,Ⅲ度占30%,烧伤后入院时间2 h~13 h,治疗时间31 d~75 d,18例患者中5例患者伤后第48 h开始鼻饲营养,13例患者以人工喂服营养液,均在伤后第24 h~48 h开始口服营养液。

      1.2 配餐方法

      馒头或米饭25 g,瘦肉50 g,鸡蛋50 g,鱼肉50 g,青叶菜100 g,油4 ml,盐、糖、酒等适量,加水至500 ml做成糊状便可食用。总热量约450千卡左右。大面积烧伤患者消耗很严重,除每日三餐外中间应加2次~4次牛奶、米汤、豆浆、饮料等,以补充热量不足,每日每人热量应大于1 500千卡~2 500千卡。

      2 结果

      经过早期应用营养配餐的患者休克期明显缩短,休克期渡过很平稳,患者痛苦减少,治疗效果显著,创面比较稳定,感染机会明显减少,应激性溃疡显著下降,胃肠功能及早恢复。在本组病例中全部在2 d~3 d内平稳度过休克期,平均住院天数为46 d,比以往治疗天数明显缩短,在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同时病愈出院后远期效果很好,创面平整,疤痕明显减少,功能恢复快而完全。

      3 讨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体重急剧下降,抵抗力严重削弱,以致严重感染及器官功能障碍等诸多并发症,造成以上原因主要是分解代谢增强,因此加强营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烧伤后早期胃肠功能抑制,因此通常认为需等待3 d~4 d后胃肠功能基本恢复时,方可实施胃肠营养,而静脉营养又常因烧伤早期抗休克补液体量大而难以完成,或因通过创面的静脉穿刺置管可以增加感染而受到限制,以致机体在烧伤后相当一段时间得不到应有的营养支持。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维持机体血液动力学指标相对稳定,对伤后早期液体复苏乃至后续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另外由于禁食、胃肠道缺乏食物刺激,肠黏膜明显萎缩,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以致肠道细菌失衡,毒素移位增加。故烧伤后早期胃肠道营养能保护胃肠道黏膜,防治应激性溃疡、胃肠出血和肠道细菌或毒素移位,能明显降低伤后高分解代谢,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烧伤患者除创面本身应激引起的发热反应可致能量消耗增加外,多次手术、植皮、换药等的刺激均使体内能量和蛋白质储备消耗增加。烧伤面积>40%的患者,伤后两周体重下降20%。体重下降10%可降低机体抵抗力。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影响上皮细胞生长,延长病程更增加消耗,脓毒症和脏器功能低下发生率增高,早期胃肠营养可降低烧伤后超高代谢。

      大面积烧伤患者严重感染仍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防治大面积深度烧伤引发感染的关键是尽早切痂植皮,这是我国烧伤救治成功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外科感染要靠外科干预”的范例[2]。早期积极的治疗,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当然积极治疗同时预防感染和控制感染也是治疗烧伤的关键,烧伤专家肖光夏指出危重烧伤的救治中,辅以抗生素治疗仍不可或缺[2]。在有效抗生素应用下,早期创面处理,早期削痂,早期自体皮移植,早期胃肠营养及时补充能量,可使烧伤后免疫功能增强。影响创面愈合,低蛋白血症,体重下降,消瘦,贫血等因素,都防碍植皮成活和创面愈合,因此,保持烧伤患者良好营养状态,也是提高烧伤患者治愈率、缩短疗程,恢复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光毅.经食管多普勒超声监护系统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烧伤杂志,2007,23(2):133136.

      [2]肖光夏.烧伤感染的现状、对策与防治新动向[J].中华烧伤杂志,2007,23(2):81.

    ↑上一篇:SMAS下额颞部除皱术
    ↓下一篇:百多邦联合湿润烧伤膏阶梯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