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体感诱发电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诊断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2-01-05  浏览次数:576次

      作者:赵虹云,王中凯,左顺英,胡军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市平煤医疗集团一矿医院 平顶山

      【摘要】 目的 体感诱发电位(SEP)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诊断。方法 200604~200902新诊断的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体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进行SEP检查,并对相关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EP阳性55例,阴性11例,阳性率83.33%。FPG及HbA1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DPN)密切相关。结论 SEP对DPN检出率高,可发现早期无症状和体征的DPN患者。因其无创、快捷、方便,适用于DPN的筛查诊断。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50%~60%,若把无症状或体征和神经传导异常者包括在内,其发生率可达100%[1]。体感诱发电位(SEP)通过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异常对DPN的诊断价值已被证明。本研究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2TDM)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进行SEP筛查诊断,以为DPN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帮助。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04~200902在我院就诊的新诊断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体征的2TDM患者66例,其中男44例,女22例。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排除标准为有肝、肾功能损害或确诊时已合并有心脑及外周血管、周围神经病变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指标测定:(1)所有受检对象均禁食10h后于次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使用美国Abbott公司的ImxAnalizor生化仪测定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使用低压液相法。(3)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BP)、腰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

      1.2.2 体感诱发电位检测:使用日本光电EMB—5500型神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由我院神经电生理室专业医师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四肢SEP正常(阴性)11例,SEP异常(阳性)55例,其中四肢SEP异常22例,双下肢SEP异常31例,双上肢SEP异常1例,左上肢SEP异常1例。检出SEP阳性率83.33%。2组间年龄、性别、BMI、SBP、DBP、TC、TG、HDLC、LDLC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SEP阳性组FPG、HbA1c较SEP阴性组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表1 SEP阳性组和SEP阴性组临床和生化指标比较注:与SEP阴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缓慢,有文献报道在发现糖尿病时DPN的发生率为7.5%~19%,若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则患病率会更高,最终发生率可达100%[1]。本研究发现新诊断的2TDM并DPN的发生率83.33%。对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FPG、HbA1c与DPN发病密切相关,与文献报道相符[2]。

      DP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持续高血糖可激活多元醇通路,使血中山梨醇和果糖堆积、肌消耗、磷酸肌醇代谢异常、Na+—K+—ATP酶活性降低、脂肪酸代谢异常、蛋白激酶C通路的活化,最后导致渗透压增高,神经节段性脱髓鞘[3]。另外,长期高血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管的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内的脂肪和多糖类沉积,以致使血管腔狭窄,神经缺血、缺氧。病理主要为周围神经轴突变性和(或)脱髓鞘。电生理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失神经改变,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波形离散,严重时波形消失,这些改变与深感觉障碍程度一致。

      SEP作为无创检测,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诊断,无创、快捷、方便,对无症状和体征的DPN检出率高,从而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以阻止或减缓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发生发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研究发现DPN与FPG、HbA1c呈显著正相关,因而纠正糖代谢异常对预防DPN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汤晓芙. 糖尿病性神经病•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83288.

      [2] 李晓玲,朱旅云,马利成.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相互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1):1019.

      [3] Derubertis FR,Graven PA.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C in glomerular cells in diabetes[J].Diabetes,1994,43:1.

    ↑上一篇: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神经内科重症昏迷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疗效观察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药物干预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