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社区正常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随访和预测研究

    发表时间:2012-01-11  浏览次数:579次

      作者:夏泳,王义强,苏雪倩,陈斌华,韩耀静,周  作者单位: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浙江 杭州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变化特点、转归和预测方法。方法 分别于2000年5月和2004年6月(间隔4年)对杭州市采用分层、分段、随机抽取方法,对158名≥60岁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进行诊断,用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心理测验(WHOBCAI)进行测查。结果 随访到127例(80.38%);其中有97例(76.4%)正常(NC组),16例(12.6%)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组),14例(11.0%)为痴呆(痴呆组);60岁以上标准化年发病率MCI为2.46%,痴呆为1.34%。WHOBCAI测验4年后减分率比较,MCI组与NC组比较在听觉词汇学习测验、语言能力测验、视觉辨认测验、连线测验、注销测验、运动测验和空间结构等项下降明显;痴呆组表现为全面下降。逐步判别分析预测正常认知能力准确率为74.2%、预测MCI准确率为68.8%、预测痴呆准确率为64.3%,预测总准确率为72.4%。结论 正常老年人的记忆老化与老年期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是异质的,老年期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是在MCI基础上发展的全面性损害。年龄、受教育年限、WHOBCAI测验(命名回忆、词汇流畅2和空间结构)对老年期认知功能改变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老年,认知功能,神经心理测验,预测

      目前国内外越来越重视与健康相关的评估指标研究〔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指正常老化过程与早期老年性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表现为轻度的记忆和智能损害〔2〕,目前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我们对一组≥60岁社区正常老年人认知功能相关的部分指标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探讨社区正常老年人认知功能变化特点及预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第1次调查的时间是2000年5月,以1999年末杭州市人口资料为依据〔3〕,采用按类分层、分段、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4〕,居住在杭州市古荡街道≥60岁老年人(痴呆除外),共158例。由于本研究设计拟采用判别分析,故只选择前后两次资料完整的127例。其中男55例,女72例;年龄60~90(平均70.9±7.3)岁;受教育年限:0~18年,中位数为5年;职业性质:脑力劳动47例,体力劳动80例;婚姻:未婚1例,已婚90例,离婚3例,丧偶28例,再婚5例。第2次调查的时间是2004年6月调查同一人群,4年间因搬迁、外出、拒答等原因失访16例(10.13%)。随访到142例(89.87%),其中死亡10例(6.33%),5例(3.16%)未完成认知功能检查,实际随访到且完成认知功能复测者为127例(80.38%)。2004年3组一般资料:年龄、受教育年、性别、职业、婚姻分别为:正常(NC)组(73.3±6.5)岁;(6.2±4.8)年;男41例(42.3%),女56例(57.7%);体力劳动56例(57.7%),脑力劳动41例(42.3%);已婚73例(75.2%),丧偶18例(18.6%),再婚或离婚6例(6.2%)。MCI组(77.8±7.5)岁;(1.2±2.3)年;男4例(25.0%),女12例(75.0%);体力劳动14例(87.5%),脑力劳动2例(12.5%);已婚7例(43.8%),丧偶6例(37.5%),再婚或离婚3例(18.7%)。痴呆组(82.6±7.3)岁;(6.6±7.6)年;男10例(71.4%),女4例(28.6%);体力劳动9例(64.3%),脑力劳动5例(35.7%);已婚10例(71.4%),丧偶4例(28.6%)。2004年调查婚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7,P=0.084)。

      1.2 评定标准及诊断

      ①轻中度痴呆 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痴呆诊断标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为15~25分;总体退化量表(GDS)评为3~4级。②MCI 主观感觉有记忆力减退;MMSE为18~28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14项)得分<22分;GDS评为2~3级;排除特定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病程>3个月,不符合痴呆诊断标准。③认知功能正常,年龄60岁以上,且不符合上述痴呆和MCI入组标准。到2004年,在正常的127例中,有97例(76.4%)仍为正常,16例(12.6%)为MCI,14例(11.0%)为痴呆〔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10例,血管性痴呆(VD)4例〕。年平均发病率:根据公式:I=〔1-(1-I4/100)1/4〕×100%计算4年随访调查的年平均发病率〔6〕。2004年调查时,根据杭州市老年人各年龄段的实际比例进行调整计算〔7〕,MCI标准化年发病率为2.46%,痴呆标准化年发病率为1.34%。

      1.3 调查方法与量表

      ①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正常分界值的确定与受教育程度有关。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分=14分为完全正常,>14说明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总分≥22分为功能有明显障碍。③总体退化量表(GDS):由轻到重分为7级评分。④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神经心理测验〔5〕(WHOBCAI)量表:包括听觉词汇学习测验,数字连线测验,分类注意测验,语言功能测验,运动测验,视觉联系,语义,辨认及推理测验和空间结构测验。

      2000年5月-2004年6月两次调查的方法、量表、诊断标准、调查员均一致。随访开始前调查员经过统一系统培训2 w,使用各量表和诊断工具的一致性测验Kappa值为0.82~0.94。事先由社区干部联系取得被试对象和监护人同意,调查时由调查员入户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资料使用频数分析、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 各组不同年龄段认识功能水平的比较

      见表1。前面相邻两年龄组认知功能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80~84岁组与≥85岁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χ2=-2.188,P=0.029);70岁以下与70岁以上比较,认知功能水平差异显著(χ2=-2.766,P=0.006)。表1 2004年不同年龄组认知功能水平比较(略)

      2.2 2000年和2004年3组WHOBCAI测验减分率比较

      见表2。减分率=(2000年评定分-2004年评定分)/2000年评定分×100%。NC组与MCI组在两次测查中减分率比较在听觉词汇学习测验(第2次、第4次、延迟回忆A、延迟回忆B)、语言能力测验(词汇流畅3、小标记测验)、视觉辨认测验(功能联系、语义联系、视觉推理)、连线测验(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注销测验(注销测验1、注销测验2)、运动测验和空间结构项目上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余项目上差异均无显著性。NC组与痴呆组在两次测查中减分率比较除语言能力测验(发音)项目外,其余项目上差异均有显著性。MCI组与痴呆组在两次测查中减分率比较在听觉词汇学习测验(第1次、第3次、第5次)、语言能力测验(词汇流畅1、词汇流畅3)、视觉辨认测验(视觉再认)、连线测验(连线测验A)、注销测验(注销测验1、注销测验3)和分类测验项目上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余项目上差异均无显著性。

      2.3 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用逐步判别分析甄别能预测认知功能变化的指标。以随访2004年为NC组和MCI组将2000年的一般资料和WHOBCAI测验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经逐步判别分析,最终进人判别方程的测验指标有年龄、受教育年限、命名回忆、词汇流畅2和空间结构。

      判别方程:y(正常)=2.636(年龄)+0.199(受教育年)+6.315(命名回忆)-0.896(词汇流畅2)+18.751(空间结构)-158.455。y(MCI)=2.679(年龄)+0.097(受教育年)+5.794(命名回忆)-0.976(词汇流畅2)+17.254(空间结构)-149.424。y(痴呆)=2.886(年龄)+0.346(受教育年)+5.537(命名回忆)-1.057(词汇流畅2)+18.834(空间结构)-171.520。以原始数据回代方程,结果NC组中有72例仍预测NC准确率为(74.2%),MCI组中有11例预测为MCI准确率为(68.8%),痴呆组中有9例预测为MCI准确率为(64.3%),预测的总准确率为(72.4%)。表2 2000年和2004年三组WHOBCAI测验上减分率(略)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杭州市老年人标准化后MCI年发病率为2.46%,痴呆年发病率为1.34%,与国内外报道类似〔8,9〕。并且表现出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随年龄增高呈指数增长。

      4年后转化为MCI组在WHOBCAI测验中的改变提示,正常老年人的记忆老化与老年期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是异质的,MCI的认知功能损害并不是全面性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听觉词汇学习测验主要反映学习和近记忆能力,词汇流畅性测验主要反映记忆再现和语义记忆,分类、小标记和视觉推理测验主要反映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结构和连线测验主要与空间感知及执行功能有关〔10,11〕。MRI三维测量和PET相结合研究显示MCI和NC的大脑结构与脑代谢存在鼻内侧皮质的糖代谢水平和海马体积这两个指标差异〔12〕,与我们从认知功能的角度研究结果基本吻合。WHOBCAI测验中三组间减分率比较,提示老年期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是在MCI基础上发展的全面性认知功能障碍。

      影象学研究发现MRI三维测量结果海马、海马旁回和全脑萎缩指数可以预测MCI发展为AD〔13〕。神经心理测验能够探测到细微的认知功能损害,对早期识别痴呆具有重要意义〔14〕。经逐步判别分析最终进人方程的指标有年龄、受教育年限、命名回忆、词汇流畅2和空间结构。年龄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呈正相关,受教育年限对认知功能障碍起保护作用。

      本研究由于样本较小无法做深入探讨,预测认知功能变化的指标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扩大样本完善研究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 Idler EI,Benjamini Y.Selfrated health and mortality:a review of twentyseven community studies〔J〕.J Health Soc Behav,1997;38:2137.

      2 Gauthier S,Reisberg B,Zaudig M,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Lancet,2006;367(9518):126270.

      3 任振泰.杭州2000年鉴〔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35867.

      4 夏泳,陈斌华,苏雪倩,等.社区正常老年人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的随访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39(1):2932.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Battery of Cognitive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Elderly〔C〕.Geneva:WHO,1996.

      6 王天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27.

      7 许小富.杭州2004年鉴〔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41125.

      8 汤哲,项曼君,方向华,等.北京城乡老年痴呆发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1;22(1):711.

      9 Kawas C,Gray S,BrookmeyerA,et al.Agespecific incidence rates of Alzheimer′s disease.The Baltimor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J〕. Neurology,2000;54:20727.

      10 Ritchie K.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in Alzheimer′s disease: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Int Psychogeriatr,1997;1(Suppl 1):95104.

      11 Sadavoy J,Lazarrus LW,Jarvik LF,et al.Comprehensive review of geriatric psychiatry〔M〕.2nd ed.Washington:APA,1996: 32550.

      12 De Santi S,de LeonMJ,Rusinek H,et al.Hippocampal formatio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volume losses in MCI and AD1〔J〕.Neurobiol Aging,2001;22:52939.

      13 Convit A,de Asis J,de Leon MJ,et al.Atrophy of the medial occip itotemporal,inferior,andmiddle temporal gyri in nondemented elderly predict decline to Alzheimer′s diseasel〔J〕.Neurobiol Aging,2000;21:1926.

      14 Coffey CE,Cummings JL.Textbook of geriatric neuropsychiatry〔M〕.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Inc,1994:106.

    ↑上一篇:麻痹性痴呆11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深圳市养老院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