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流浪者精神分裂症100例的临床特征研究

    发表时间:2011-10-27  浏览次数:571次

      作者:李树霞  作者单位:贵阳市精神病人福利院, 贵州 贵阳 550004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简明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流浪者

      目前有关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临床研究并不多,近年在我院收治的流浪的精神障碍患者中,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最高,而且合并躯体疾病者比普通者多[1,2]。2006年6月~2007年6月,对100例流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例非流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城市流浪者精神病的防治工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流浪组:研究对象为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流浪者精神分裂症100例,因伤人毁物、扰乱交通和治安、恐惧害怕、裸体行走、言语紊乱等由“110”警察送入院占大多数,少数由救助站工作人员送入院,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无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证据,出院由“110”和救助站接出,年龄16~55岁;非流浪组:在本院同期住院的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均有家属或临护人陪送,出院亦由家属或临护人员接出,年龄17~60岁,共100例。

      1.2 方法

      入院时采用BPRS进行评估。用自编的调查表回顾性调查一般资料、入出院方式、发病诱因、既往精神病史、躯体疾病情况、入院时症状、精神病药使用情况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特征比较,流浪组患者伴躯体疾病(以皮肤软组织损伤、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传染病、骨折等为主)显著高于非流浪组患者。流浪组中既往有精神病史住院治疗的显著高于非流浪组。起病形式均以急性起病居多(流浪组76例,非流浪组7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临床病状严重程度比较,流浪组中BPRS总分、思维障碍、兴奋冲动、敌对猜疑显著高于非流浪组;而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显著低于非流浪组。

      3 讨论

      由于各种原因,精神分裂症患者流落街头比较普遍,病人患病后发生伤人、自伤及扰乱社会治安被强制送进精神病医院者逐年增加。本研究显示,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一般住院患者有诸多不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患精神分裂症的流浪者因长期浪离失所,食不裹腹,卫生状况及自我照顾的能力下降,饮食和睡眠等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因此,合并各种躯体疾病显著多于普通住院患者(P<0.01),与文献报道一致[1,3]。躯体疾病以皮肤软组织损伤、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传染病、骨折等居前几位,其中有些躯体疾病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潜在危险,对抗精神病药的使用也有较大影响;有些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容易引起院内感染。因此,流浪的精神病人入院后及时全面的检查患者的躯体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抗精神病药的选用也应小心慎重。

      3.2 流浪者精神分裂症既往有精神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住院患者(P<0.01)。可能的原因有:患精神分裂症的流浪者由于缺乏自知力,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又缺乏有效的家庭干预,是造成病情复发的主要原因。郭素芹等[4]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中受尊重、支持、理解以及患者的情感体验均较低,并且由于病态思维和情感的影响,患者对社会环境和支持的认识可能被扭曲,对社会支持的接纳和利用度较差,容易与社会产生冲突。其次,患精神分裂症的流浪者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他们生活中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高于一般人群。提示要多给患精神分裂症的流浪者讲解精神病复发的危害性及长期用药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减少病情复发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和再入院率,降低病残率。

      3.3 患精神分裂症的流浪者的临床症状较普通住院患者严重(P<0.01),其原因可能是患者长期无人照顾,病情复发加重时易发生自伤及他人伤害[5]。或因病情严重反复治疗无效后家属放任不管,或者患者本身就属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以冲动伤人、思维障碍、敌对猜凝等症状更为明显(P<0.01)[6]。提示患精神分裂症的流浪者管理及长期维持治疗的困难度。

      【参考文献】

      [1]Greifenhagen A, Fichtre M.Psychiatric homelessness research “psy-chopathology of the vagrant”to“homeless mentally ill”[J]. Nervenarzt, 1996(67):905-910.

      [2]Lamdan RM,Ramchandani D, Schindler BA. The chronically mentally ill on a general hospital comsultation-liaison service. Their needs and managementp [J]. Psychosomantics,1997(38):472-477.

      [3]陈贻华,胡季明.对113例流浪人员精神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5-557.

      [4]郭素芹,吕路线,李强,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与社会支持的对照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19-220.

      [5]邱友胜,方亚明,秦性好,等.伴发躯体疾病的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临床对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6(6):423-423.

      [6]杜全新.广州市番禺区流浪乞讨精神病人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548-550

    ↑上一篇: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测健康因素的相关分析
    ↓下一篇: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特点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