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2-01-12  浏览次数:628次

      作者:郎红娟,朱银星,陈德凤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陕西 西安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与个性的关系。方法:个性结构评定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焦虑度的检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106例脑卒中患者被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并进行个性结构的测评和对比分析。结果:焦虑组N分和P分分别高于非焦虑组(P均0. 05)。结论:脑卒中合并焦虑情绪患者有明显的不健康人格特征。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焦虑,个性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anxiety and personality in patients with stroke.Methods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were adopted to evaluate personality structure and anxiety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The SAS ≥50 score indicated patients exist anxiety disorders.The 106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anxiety group and nonanxiety group.ResultsN and P scores of EPQ in anxiet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anxiety group(P0. 05).ConclusionThere are apparent illhealth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poststroke patients coincidence anxious mood.

      Key words: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Anxiety;Personality

      脑卒中后常发生焦虑情绪,焦虑的出现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病人进行焦虑情绪与个性结构的调查,目的在于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采用相应的措施,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促进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为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106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58例,缺血性脑卒中48例;性别为男性75例,女性31例;年龄39~65,平均(57±8. 50)岁。选择病例的标准为脑卒中后没有明显的智能和言语障碍,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有较好言语理解能力。

      1. 2 方法

      发病2周后由经过培训人员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标准的指导用语。焦虑度测评: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1],标准分≥50分定为有焦虑症。焦虑程度的评分标准为: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病人被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焦虑组54例,非焦虑组52例。个性结构评定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2] , EPQ可分为E(内外向)、P(精神质)、N(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L(掩饰)4个维度。评分标准由粗分转化为标准分,E维度T分越高越外向(大于50趋于外向,小于50趋于内向);N维度T分越高越情绪越不稳定(大于50情绪趋于不稳定,小于50情绪趋于稳定);P维度T分越高表明越古怪﹑孤僻(大于60有临床意义);L维度T分越高表示掩饰性越强(大于60),回答问卷的可信度越差。

      1. 3 统计学处理

      EPQ问卷结果以标准分作为统计数据,采用x2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 1 焦虑组54例患者焦虑度检测结果

      焦虑组54例中,男34例,女20例。轻度焦虑者37例(68. 52%),中度焦虑17例(31. 48%),重度焦虑者0例。焦虑组N分和P分分别高于非焦虑组(P0. 05),而两组的E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焦虑组患者有明显情绪不稳定及精神质倾向。

      3 讨论

      国内有文献报道脑卒中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是40%~51. 6%。本组脑卒中患者有焦虑情绪的占50. 9%,且以轻、中度焦虑为主。本研究表明焦虑组患者有明显情绪不稳定及精神质倾向;神经质(N量表)分高,表示情绪焦虑、紧张、不安、易怒,对外界各种刺激缺乏冷静的思考,反应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静下来[2]。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易伴发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反应,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这对脑卒中患者来说是不利因素,易导致复发。精神质倾向(P量表),提示患者情绪情感极度敏感和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焦虑组患者内向型性格,是脑卒中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加之患者可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倾向,促使高血压的加重,影响其疾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

      脑卒中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患病前人格情绪多不稳定﹑A型人格占优势[3] 。脑卒中一旦发生,便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应激事件,使身心健康水平下降,相继产生焦虑等一系列情绪障碍,如不尽快给予心理干预,将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4,5]。因此,对于人格特征不健全的患者要加强心理教育及调整,减少脑卒中后的焦虑,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订版)196,235,411.

      [2]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86:1-13.

      [3]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23.

      [4]张承英,李 健.老年冠心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评估及心身综合干预[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6):513-514.

      [5]樊旭辉,邹文华.脑卒中与正常人负性情绪对照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1):11.

    ↑上一篇:心理行为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
    ↓下一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血脂浓度检测的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