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食醋保留灌肠疗法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02-08  浏览次数:668次

      作者:张克君  作者单位:四川,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摘要】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食醋保留灌肠疗法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50例肝性脑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食醋60ml 和0.9%生理盐水140ml配制成的灌肠液行点滴保留灌肠法灌肠,每天一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治疗后行0.9%生理盐水200ml灌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结果 灌肠后血氨水平及肠道pH值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神志清醒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30%食醋保留灌肠能促进肝性脑病的好转,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肝性脑病,点滴保留灌肠术,食醋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vinegar retention enema on patients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ethods 50 cases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5 in each; routine therapy was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 in addition, the dropping retention enema with the enema liquid of vinegar, 60ml, and 0.9%s odium chloride solution, 140ml, was added to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once a day and the course lasted from 7 days; enema with 200ml of 0.9%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was added to cases in control group;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2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 The blood ammonia and the pH values dropped down significantly and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1)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atients got better; there existed an obvious difference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2 groups (P<0.05).Conclusions The retention enema with 30% vinegar can help the improve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promote the curative effect on the patients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

      KEYWORDS hepatic encephalopathy dropping retention enema vinegar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由于严重肝功能衰竭时,来自肠道的毒性代谢产物未被肝脏解毒和清除,经侧枝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精神神经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综合征[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氨中毒学说仍占中心地位[2]。保留灌肠的目的是利用肠粘膜直接吸收,灌肠液达到治疗效果。食醋灌肠一方面刺激肠蠕动,清除肠内含氮物质,另一方面可以使肠腔保持pH值为5~6,有利于氨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3]。其中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起的作用是肯定的。采取减少氨在肠内形成和吸收的治疗措施是必要的。因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30%食醋保留灌肠术治疗50例肝性脑病患者可降低血氨,恢复神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010年12月,观察重症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肝性脑病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岁,均符合肝性脑病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保肝、抗肝昏迷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0.9%生理盐水200ml保留灌肠,按传统灌肠法灌肠,即基础护理学操作规程操作[4]。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食醋60ml和0.9%生理盐水140ml配制成的灌肠液行点滴保留灌肠法灌肠。即将配制成的灌肠液加入密闭的灌肠袋中,末端连接一次性肛管,抬高患者臀部10~15cm,取右侧卧位,肛管插入20~30cm,调整滴速90滴/分,灌肠液均在33分钟滴完。每天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血氨浓度的检测:应用酚一次氯酸盐试剂显色法[5]进行血氨浓度检测。血氨浓度正常值为13~57umol/L。肠道pH值:每次灌肠治疗前及灌肠后4h应用便携式24hpH值自动分析仪测定肠内pH值。统计学处理:应用两个样本均数差异t检验及χ2检验,数据均用±s表示。

      2 结 果

      2.1 灌肠速度及完成时间

      观察组灌肠速度90滴/分,灌肠液均在33分钟内完成。易掌握,患者耐受亦较好。对照组滴注速度不易控制,完成时间不等。

      2.2 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

      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比较

      2.3 食醋灌肠对血氨浓度的影响

      灌入食醋或生理盐水前两组病人空腹血氨浓度分别为135.08±24.30,130.06±21.90umoi/l均高于正常。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食醋灌肠一周后,空腹血氨浓度为44.71±11.53,与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肠一周后的血氨浓度108.48±10.41umol/l相比,明显降低(P<0.01),见表2。表2 灌入食醋或生理盐水对血氨浓度的影响

      2.4 灌肠治疗前和灌肠后4h肠内的pH值变化

      见表3。表3 灌肠治疗前和灌肠后4h肠内的pH值变化

      2.5 食醋灌肠对肝性脑病的临床治愈率的改善

      肝性脑病的临床治愈标准为患者意识清楚,问话对答正确,计算能力正常。两组患者灌肠一周后的临床治愈率(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应用食醋灌肠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4 食醋或生理盐水灌肠后的临床治愈率

      3 结 论

      3.1 氨代谢障碍与肝性脑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仍以血氨升高为传统学说[1]。正常人胃肠道每日产氨4g,在结肠部位吸收;结肠pH<6时,氨从血液中转至肠腔随粪便排出。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肝功能衰竭时由于摄入过多含氮食物、药物或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肠内未消化的蛋白质增加以及肠道菌群紊乱所分泌的与氨基酸有关的酶和尿素酶增加,影响尿素的肠肝循环,肠道产氨增加;此时肝内氨合成尿素能力减退,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存在,肠道吸收的氨未经肝脏解毒游离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增高,血氨可干扰大脑的能量代谢,是诱发肝性脑病的重要原因。在酸性环境中,NH3转变为NH4增多,从而减少氨的产生,因此在治疗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时酸化肠道,降低血氨尤为重要。食醋含有醋酸、乳酸和有机酸,当用30%的食醋200ml行点滴保留灌肠法灌肠时,使肠道pH值保持在5~6以下的弱酸性环境中,有利于血氨逸出肠粘膜而进入肠腔,最后形成离子型铵盐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氨,患者神志改善至清醒的治疗效果[5]。所以应用弱酸性溶液保留灌肠是治疗肝性脑病的规范性治疗方法之一。

      3.2 传统保留灌肠与点滴保留灌肠法在肠道保留时间的影响

      传统保留灌肠法是通过灌肠器具距肛门的高度来控制压力,肛管粗短,插入浅,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无论器具离肛门多低,,灌肠液都很容易呈水流状,流速不易控制,液体压力大,容易刺激肠壁感受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到达腰骶髓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脑皮层,产生便意,耐受性差,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短,另外灌肠过程中药液易外溢[6]。点滴保留灌肠法采用输液器上的速度调节器来控制灌肠压力,末端连接一次性肛管,肛管插入肛门约20~30cm,灌肠速度缓慢且均匀恒定,易控制,减少了灌肠液进入肠腔时对肠粘膜造成的容量刺激,这种方法既方便操作,又克服了灌肠液流速过快的弊端[7]。正常成人肛管长约3~4cm,直肠长度为12~15cm,乙状结肠为40~45cm, 灌肠液停留在直肠,引起直肠压力感受器兴奋,产生便意感,灌肠液易排出体外。肛门与肠道处于同一水平面时,肠腔容易外溢,此时将臀部抬高利用地心引力和静水压原理,液体可通过肛管顺利进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后又凭借自身重力及加速度流动过脾曲,肛管插入20~30cm时,可流入乙状结肠,此时肛管所处肠腔较粗且容量大,灌肠液保留时间长。

      综上所述,食醋灌肠是在酸性环境中,NH3生成NH4增多,从而减少氨的产生,阻止了氨的吸收,起到治疗肝昏迷的作用[8]。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昏迷,其疗效已得到肯定[9],值得大家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2.

      [2] 姚光弻.肝性脑病治疗的再认识[J].肝脏,1999,4(2):65.

      [3] 姚素鹏.内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1.

      [4]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1-142.

      [5] 赵淑美,周俊玲.乳果糖与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9):726.

      [6] 罗伟香,刘亮英.肝性脑病保留灌肠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6,12(15):401.

      [7] 楚秀菊,高凤菊,周 荣,等.肝性脑病病人食醋保留灌肠方法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3):197198.

      [8] 高寿征.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396-397.

      [9] 邓华琼,邹晓琴,赵 颖,等.白醋加温保留灌肠降低血氨浓度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9,8(5):19.

    ↑上一篇:综合治疗颈性眩晕24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心理干预对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