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外伤性胰瘘的引流

    发表时间:2012-03-19  浏览次数:632次

      作者:李声1,林益坤1,杨彪1,马晓飞  作者单位:广东潮州,解放军第188医院外一科2 750001 宁夏银川,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胰瘘的外引流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1例胰瘘的外引流方法,应用自行制作的滴水双腔负压吸引管进行引流。结果11例外伤性胰瘘全部治愈。结论自制的滴水双腔负压吸引管引流,操作简单方便,效果满意。

      【关键词】 胰瘘,外引流

      本院自2006年1月—2009年7月共诊治外伤性胰瘘11例,现就保守治疗中胰瘘的外引流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32岁(22~51岁)。全部为胰外瘘,其中高流量瘘(>200ml/d)9例,低流量瘘(<200ml/d)2例。

      1.2 胰瘘与外伤的关系

      腹部闭合伤7例,开放伤4例;胰体伤2例,胰尾伤6例,脾破裂2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

      1.3 诊断

      7例行瘘道造影检查确诊,4例经B超、CT及囊液淀粉酶检查证实。

      1.4 引流方法

      本组11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中引流管全部采用自行制作的滴水双腔负压吸引管进行引流。

      1.4.1 术后单腔胶管改双腔管的方法

      采用12号针头穿刺胶管,将导丝穿入针芯,拔出针头,将锁穿管在导丝引导下穿入胶管,将锁穿管固定于胶管上,从锁穿管注入冲洗液,自胶管流出。

      1.4.2 粗管换细管的方法

      选择一双腔尿管,将双腔尿管气囊剪掉,选择一锁穿导丝或黑泥鳅导丝置入胶管,缓慢退出胶管,在导丝引导下插入尿管。

      1.4.3 引流管的固定

      二次置管时,原术中固定引流管的缝线大多脱落,选一小敷贴,缝好固定线,弯针带线穿过固定线,绕管两圈,打结固定,胶布固定两道。

      1.4.4 退管

      剪开固定管壁的缝线,将引流管拔出(每3天5mm),再次穿线固定。

      1.4.5 拔管的指针

      引流液较清亮,不含脓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24h引流液<10ml,B超、CT或造影未见胰周积液。

      2 结果

      胰外瘘1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愈合时间35~189天,平均52天。

      3 讨论

      充分引流和保持引流通畅是治疗胰瘘的最重要原则,也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应用自行制作的滴水双腔负压吸引管进行引流,能及时吸净漏入腹腔内的胰液,使之不积聚在腹腔内而消化周围组织,避免造成腹腔内感染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上一篇:联合检测CRP与PCT水平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
    ↓下一篇:创伤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