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骨科严重创伤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10-17  浏览次数:892次

      【摘要】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不仅要细致、严密、准确的做病情分析和技术操作,而且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应高度重视。

      【关键词】 严重创伤;护理;骨科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时空交错的立体性发展,加剧了危重创伤的机遇和频率,高能量损伤的患者急剧增多,对该类型患者的临床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及时、准确、高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创伤及创伤后危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率的关键。现就我科2006年5月至9月之间所收的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例。年龄20岁~42岁,平均年龄36岁。多处骨折合并内脏损伤3例,3处(3处)上骨折16例。无死亡病例。

      2 临床护理

      2.1 入院时护理 严重创伤可以引起多处骨折、多脏器损伤等,从而出现休克、脂肪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各种严重创伤及其并发症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一旦发现异常,能早期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因此患者入院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面色,急速测量生命体征,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危重患者急送ICU病房。对神志清醒的患者要讲安抚的语言,以解除其紧张及恐惧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种处置的准备。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并详细做好护理记录。

      2.2 入院后护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体位,及时准确搜集血液标本送检。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而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疼痛。对患者家属进行病情介绍及心理疏导,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以利于迅速开展工作。

      2.3 病情稳定时护理 对严重创伤的患者,在其病情稳定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骨折的部位采用稳妥、舒适的体位,并注意观察肢体的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有无神经损伤症状等。对患者采用非侵袭性镇痛方法,如:控制焦虑、做好情绪疏导、搞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

      2.4 后期护理 讲清功能锻炼的意义和目的,使之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锻炼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可靠有效。

      2.5 其他护理 严重创伤的患者,由于损伤的部位较多,患者惧痛或因伤势较重,可能会遗留较严重的生理功能减退或障碍、或多或少出现应激性心理反应,出现拒动、意志消沉、不配合治疗等情况。此时应针对性地进行医疗卫生知识宣传,积极与患者沟通,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在患者面前保持从容镇定的神情,以耐心、良好的服务态度,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用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使之建立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严重创伤的患者,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要在生活上予以关心,尽量满足其生活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对卧床患者,注意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止产生并发症。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卫生习惯,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条件。

      3 护理体会

      在本组病例的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仅要在应诊过程中迅速调动自身的应激能力,快速、准确的投入工作,而且要理解患者因突发性损伤、失血引起的与生理极限抗争的痛苦。严重创伤的患者,由于其发病比较急,病情较复杂,伤势较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因此只要我们在接触患者后要保持镇定自若,不慌乱,细心、严密地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细致、周密地检查患者,快速、准确地执行护理操作,耐心、热情地进行心理疏导,认真、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科学、有效地指导其功能锻炼,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消除或减少医疗纠纷,从而创造一个更好的医疗环境。

    ↑上一篇: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26例
    ↓下一篇:在腹部严重创伤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体会(附7例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