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969次

    作者:任芳 沈艳娟    作者单位: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银川 750004  【关键词】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重症肝炎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ycling  System,MARS)是为治疗肝衰竭设计的新型血液净化技术,其应用现有的透析技术,模拟肝脏解毒过程,选择性地有效消除体内代谢毒素[1],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我院于2004年10月至今应用MARS治疗重症肝炎患者12例次,病情好转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0例均为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6例,女4例,MARS人工肝治疗12例次(2例行2次MARS治疗),年龄28~62岁,平均46岁。慢性重症肝炎5例,急性重症肝炎3例,药物性肝炎并肝衰竭2例,入院后均在综合保肝基础上用MARS人工肝治疗。

      1.2  方法

      使用德国瑞科林MARS联合贝朗CRRT产机器行人工肝治疗,治疗时间6~8h。抗凝选用低分子肝素,血液通路选用股静脉插管留置双腔管引血,血流速度100~150mL/min,根据病情的不同每周治疗1~2次。

      2  结果

        共治疗12例次,1例行MARS治疗后最终行肝移植治疗痊愈,2例病情较重治疗后死亡,余7例血胆红素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好转。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MARS人工肝的治疗对象多是危重肝衰竭患者,患者及家属都有巨大的心理压力,担心治疗失败或发生意外,心烦忧虑,无法入眠。护理人员需了解患者心理、生活环境、健康状态的决定因素和不良健康状态相关因素,并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解释,安慰患者。同时,利用人工肝宣传资料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机器功能、治疗方法、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如诱导期低血压、肝素化出血、滤器凝血、继发感染等),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并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等,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顾虑。

      3.2  治疗前的准备

      治疗前须向患者介绍参与治疗的医生、护士,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完善各项检查,仔细询问病史,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凡血压偏低、心率快、体温高者,应纠正后再行人工肝治疗。术前常规检查血型,肝、肾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询问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尽量鼓励清醒的患者进食高质量早餐以提高术前应急功能,避免低血糖、低血压的发生。为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活动,在术前排空大小便,必要时术前灌肠。

      治疗室常规每日紫外线照射60min,更换消毒床单,以含有效氯2000mL/L的消毒液消毒地面,擦拭病床、桌椅等。准备好各类抢救物品、药品(如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止血剂、升压药等),检查管路、分离器及药品有无过期等。

      3.3  术中护理

      右侧腹股沟处备皮,严格消毒局部皮肤。置管前,配合医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协助患者平卧,对躁动的患者给予镇静剂。我们采用单针双腔深静脉导管行股静脉穿刺。

      由于MARS治疗时间长,治疗中需补充、滤出大量液体,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并发症的出现。每15min监测心电、呼吸、血压、脉搏变化并记录,以及记录仪器静脉压跨膜压值,观察管路是否通畅及患者神志变化。本组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畏寒、寒战、皮肤瘙痒,我们立即给予吸氧,调节室温,为患者保暖,并控制置换液流入速度,经处理后症状好转。另2例患者在治疗开始12h后出现麻木、手足抽搐、肌肉痉挛等低血钙症状,及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5%葡萄糖250mL静脉输入,同时结合热敷、按摩、保持舒适体位,症状得到改善。治疗结束后,继续观察患者1h,生命体征平稳方送回病房。

      3.4  术后护理

      与病房护士严格交接班,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患者神志以及静脉留置导管处是否固定,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一旦发生插管处渗血,可用适当砂袋加压包扎。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限制导管侧肢体活动,每天更换敷料,保持局部干燥,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并保持无污染,观察留置管是否外脱。

      因接受MARS治疗的患者抵抗力低下,应置于单间病房,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减少陪护,加强基础护理,每天进行口腔护理3次,严防并发症。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做饮食宣教,及时调整饮食习惯,MARS术后患者血液胆红素、内毒素等有毒物质可暂时下降,全身中毒症状及食欲可不同程度改善,突然进食过多,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可引起血氨升高、肝昏迷及消化道出血。应告诫家属严格限制饮食入量,控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的摄入低于0.5kg,宜进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并少量多餐,温度适宜。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重症肝炎及肝衰竭较先进的辅助治疗方法,在短期内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疗程。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既要掌握传统的护理技术,也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人工肝学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指征、标准及技术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4:254-259.

     

    ↑上一篇:胆管—十二指肠T管架桥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0例体会
    ↓下一篇:176例创伤性休克的补液经验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