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体检人员血脂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1090次

    作者:张文昭    作者单位:212000 镇江 江苏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血脂高低与脂肪肝发生的关系。方法 测定1 283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做腹部B超检查。结果 1 283名体检者中检出脂肪肝211例,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组TG、TC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血清中的TG、TC水平升高是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HDLC水平升高是降低脂肪肝患病的重要因素。结论 脂肪肝的发病率与血脂的高低密切相关。

    【关键词】  脂肪肝 血脂

        为了探讨血脂高低与脂肪肝发生的关系,对2006年7月~2007年6月来我院做健康体检人员1 283例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测定并做腹部B超检查,检测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6年7月~2007年6月来我院做健康体检人员1 283例,其中男865例,女418例。年龄18~81岁。

        1.2  方法  受检人员素食3 d后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仪酶比色法测定TG、TC、HDLC。试剂盒由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用东芝1010 A型超声诊断仪检查受检人员腹部。

        1.3  诊断标准  脂肪肝诊断依据超声诊断学的标准[1]。轻度脂肪肝:肝脏形态大小基本正常,边缘较锐,肝表面光带尚清楚,实质回声呈密集“细点”状,前场增强,远场衰弱不明显或1/3衰弱,后缘轮廓尚清楚,肝内管道结构显示尚清楚,或血管偏细。中度脂肪肝:介于轻、重度之间,肝径线稍大,边缘稍钝,肝实质回声远场1/2衰弱,后缘轮廓隐约可见。重度脂肪肝:肝脏增大,形态饱满,边缘明显变钝,实质回声显示细密增强,前场呈“云雾”状,远场2/3衰弱为低回声或无回声,后缘轮廓显示不清。TG、TC根据所用试剂盒的参考值,确定TC>5.72 mmol/L、TG>1.7 mmol/L为高脂血症。

        1.4  统计分析  数据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TC、HDLC用(±s)表示、TG水平呈偏态分布以百分位数表示;两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或χ2检验。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在1 283名体检人员中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211例(16.45%),其中男性患者176例(20.34%)、女性患者35例(8.37%),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在1 283名体检人员中高脂血症有522例(40.69%),其中高TG血症271例(21.12%)、高TC血症176例(13.7%)、混合型高脂血症75例(5.85%)。522例高脂血症中检出脂肪肝160例(30.65%),占脂肪肝患者总数的75.83%,血脂正常的脂肪肝患者51例(6.70%),占脂肪肝患者总数的24.17%,有高脂血症的人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P<0.01)。

        2.2  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的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1。表1  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非脂肪肝组比较,P<0.01;#TG水平以P 50(P 5~P 95)表示

        2.3  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病率  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数及患病率 注:与血脂正常组比较,*P<0.01

        3  讨论

        正常人每100 g肝脏湿重含4~5 g脂质,其中磷脂占50%以上,TG占20%,游离脂肪酸占20%,胆固醇占7%,其余为胆固醇酯等[2]。肝脏是体内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品和外周脂肪组织,任何原因引起肝脏对脂肪代谢异常,均能造成脂肪在肝内沉积,从而导致脂肪肝的产生。因此,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大量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病因,同时也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显示,脂肪肝组的血清TG、TC水平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 HDLC水平低于非脂肪肝组,并且高脂血症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脂血症人群。结果还表明混合型高脂血症组和高TG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组,而高TC血症组脂肪肝的发生率与血脂正常组无明显差异。因此,脂肪肝的发生率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男性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社会应酬比女性多,高脂食品摄入较多以及饮酒、吸烟等因素有关。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脂肪和高能量食物的摄入过多、饮酒过量等都促使脂肪肝的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因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改进不良生活习惯,低脂、低糖饮食,合理营养,少饮酒,使血脂、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的标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9232.

     

    ↑上一篇:胆囊瓣修复肝外胆管良性病变缺损21例
    ↓下一篇:胆管—十二指肠T管架桥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0例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