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5例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14  浏览次数:635次

      作者:李远忠  作者单位:绥阳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贵州 绥阳 563300

      【摘要】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出血量30~5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25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治疗组加醒脑静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结果: 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0%,差异有显著性(P<0.05); 醒脑静治疗后病人意识恢复时间平均为27.6 h,较常规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平均38.7 h缩短,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醒脑静治疗组再出血3例(占7.1%),对照组再出血6例(占15.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的合用,显著提高了总有效率、显效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提高,致残率和再出血率亦明显降低。

      【关键词】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安宫牛黄丸,中成药; 醒脑静注射液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我院自2007年6月~2009年3月共收治45例出血量为30~5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25例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经头颅CT检查,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脑出血诊断标准[1]。采用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为30~50 ml,血肿位于基底节区和皮质下,排除小脑和脑干出血。

      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醒脑静组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0~82岁,平均64.2岁;出血部位:脑叶出血5例,基底节出血20例,破入脑室3例;发病至入院时间5~25 h,平均10.6 h。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3~78岁,平均66.1岁;出血部位:脑叶出血4例,基底节出血16例,破入脑室2例;发病至入院时间4~21 h,平均9.6 h。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出血部位、入院时间等均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基本治疗:两组均采用吸氧、脱水、利尿、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支持等内科常规治疗;醒脑静组除基本治疗外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按照文献[2,3]标准执行。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 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醒脑静治疗和常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醒脑静治疗和常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见表1。表1 醒脑静治疗和常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1)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患者催醒时间与再出血并发症比较

      醒脑静组意识恢复时间为8~83 h,平均27.6 h;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为14~118 h,平均38.7 h,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再出血3例(占7.1%),对照组再出血6例(占15.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起病急聚,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病理过程,急性期治疗至关重要。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中医“中风”范畴,中医认为是痰热蒙闭清窍、肝阳上亢,瘀血阻络所致。醒脑静注射液是由安宫牛黄丸经提取而成的新型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麝香、冰片、栀子、郁金,具有醒神开窍、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且具有抑菌、抗炎、降温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退热、改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等作用[4,5]。醒脑静注射液还可增进大脑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能通过抑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而改善大脑微循环血流[6]。也可能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内啡肽含量,调节血液ET1、NO平衡,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7]。

      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出血早期不能用活血化瘀药,否则可能导致再出血。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理基础是由脑内小动脉的玻璃样变性和小动脉瘤破裂引起,与凝血障碍无关,而且出血中风患者血液流变性多呈黏、浓、凝、聚的特点。活血化瘀药对凝血机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8,9]。有研究通过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比较,证明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明显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提高血肿的吸收率,从而降低血肿周围水肿带对脑组织的损伤,对血肿周围缺血区有保护作用[10]。

      贵阳医学院学报 35卷 1期李远忠 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5例临床疗效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醒脑静注射液的合用,显著提高了总有效率、显效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提高,致残率和再出血率亦明显降低。该方案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379.

      [2]王忠诚.脑血管病学及其外科治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63.

      [3]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381-383.

      [4]路威,石岩,张宁,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181-183.

      [5]过海东,郝春梅,邱英茹.醒脑静注射液临床应用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60-61.

      [6]夏琳,廖小平,李志新.醒脑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453-454.

      [7]赵卫国. NO代谢变化对缺血性脑组织内皮素产生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3):172-174.

      [8]陈汝兴.应加强脑血管疾病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131-132.

      [9]徐恒敏.CT导向微创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7):41.

      [10]贾维刚,张燕.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2):154-155

    ↑上一篇: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5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对伴中央 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患儿脑电图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