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

    发表时间:2012-05-18  浏览次数:786次

      作者:梁爽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康复中心 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和康护训练。方法 包括心理护理、喂食护理、早期吞咽功能的康护训练,鼓励患者自己进食。结果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状,需要在早期积极地进行功能训练,已达到恢复的最佳目的。结论 有针对性的吞咽训练可以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吞咽障碍,脑卒中,饮食护理,康复训练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经CT及MRI检查确诊。临床主诉均有饮水呛咳、进食困难等吞咽障碍表现。男39例,女41例,年龄29~86岁,平均(61.4±14.3)岁,出血性卒中21例,缺血性卒中59例,后遗症状63例。既往排除咽部疾患。

      1. 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由于卒中后吞咽障碍者多数同时存在肢体瘫痪和语言功能障碍,表达能力差,易出现烦躁、易怒、情绪抑郁、厌世绝望,甚至拒食。因此,护理人员要记住不同患者的不同特点,通过细致的观察判断其不同的饮食要求。同时应根据其性格特点、受教育程度、情绪变化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支持和关怀,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建立生存勇气,增强信心,积极主动配合饮食护理。在患者进食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运用巧妙的语言积极暗示患者,增强其安全感。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提倡集体进食,以减少或消除孤独感。

      1.2.2 喂饲护理

      1.2.2.1 饮食环境和状态:创造安静、整洁、舒适的进餐环境。温度适宜,空气清新,无呕吐物及排泄物,无便器和治疗车等。让患者在安静的状态下进食,并且精力集中,进餐时不要和人谈话,以免分散注意力,影响吞咽。对于刚清醒患者,其味觉和吞咽反射都很迟钝,因此,护理人员要给患者适当刺激,使其在觉醒的状态下进食。工作人员或家属在喂饭前应洗净双手,喂食勿过快,每次将食物放在舌面上要用汤勺压一下,促进舌的运动,等待患者吞咽完毕,再喂食下一口。一些口唇不能紧闭,颊肌收缩无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将调拌好的食物直接放在舌根附近,以利于食物的下咽。

      1.2.2.2 进食体位:患者进食的体位要舒适,脑卒中患者因咳嗽,吞咽反射低下,若采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宜使腹腔内脏器上移,对胃造成挤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因人而异,予以调整。通常采取的体位是,30°仰卧、颈前倾的姿势。这种体位可以通过食物的重力作用利于下咽。但是对于咽期障碍严重的患者则易采取坐位下进食,具体体位为坐位,头稍前倾45°,或将头部转向偏瘫侧80°,使患侧通道阻塞,健侧咽部变大便于食物从健侧进入食管,以防误咽。

      1.2.2.3 食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量及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膳食,保证摄入足量的热量和营养素,食物形态应根据吞咽困难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磨烂食物最易吞咽,正常食物最难。糊最不易吸入气管,稀液最易。所以通常给脑卒中病人进食的程序依次为:磨烂食物加糊,剁碎食物加浓液,最后是正常食物与稀液。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物应以半流质为主,食物的种类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选择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食道时容易变形且不易在黏膜上残留的食物。给合理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饪和精心制作,使食物色香味俱全,同时注意保留纤维素,每次摄食入口量约5ml,固体食物应切成小块,餐具选择薄而小的长柄勺为宜,脑卒中急性期易并发应激性溃疡,因此应避免过热、过硬、刺激性强的食物。同时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家庭经济状况,尽量将食物制作得适合患者的口味,让患者有良好的进餐感觉,以满足其饮食需要,促进患者康复。

      1.2.2.4 进食的协助:协助患者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放入食团后可将匙背轻压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吞咽。嘱反复吞咽数次,确认完全咽下后再喂进第2口。在进食过程中,适当给患者喝一点白开水,一般不用吸管,以免液体误入气管。喂食时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勿催促患者,喂食后予温水漱口或消毒棉球擦拭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防止口腔感染。

      2 康复训练

      2.1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 对神志清、无精神障碍的卒中患者,由康复师进行吞咽功能训练[1],包括口颊部、舌部的主被动运动、口腔感知觉刺激、咽部冷刺激[2]、空吞咽、屏气一发声运动等基础训练后,开始摄食训练。训练一般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 20 min/次,2次/d。

      2.2 鼓励患者自己进食 对患者过度的保护易使其产生过度依赖、行为退缩和感情脆弱,同时易产生自卑感,妨碍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在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其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尽量独立进食,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同时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质量。

      3 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并发症。因此,对意识清楚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尽早进行饮食护理,改善摄食吞咽功能,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增强抵抗力,预防并发症,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4 讨论

      吞咽障碍有一个自然的恢复过程,但速度很慢,程度也不理想,与肢体运动障碍相同,如果不积极地进行功能训练,就会错过恢复的最佳时期,影响最终恢复程度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大多数可以恢复或症状减轻。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上通常以鼻饲来维持患者的营养,久之,会造成患者营养失调,咽、腭、舌肌费用性萎缩,不利于吞咽功能重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能与患者对呼吸肌和喉部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不能协调声门关闭与呼吸机运动有关。对患者进行吹吸管训练、做舌操、冷刺激口咽部、进食训练,使口、面部、舌、喉等肌群得到锻炼,可有效的提高相应肌群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吞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青.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J].青海医药杂志,2004,34:1516.

      [2]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379

    ↑上一篇:眼震形式预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疗效观察
    ↓下一篇: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48例诊治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