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鸡虎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发表时间:2012-04-11  浏览次数:600次

      作者:邓 林 作者单位:437500 湖北崇阳,崇阳县中医院

      【摘要】 目的 比较鸡虎汤与联苯双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鸡虎汤治疗,每天1剂分2次口服;对照组40例,服用联苯双酯15mg/次,3次/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26例,显著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基本痊愈18例,显著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65.0%。结论 鸡虎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鸡虎汤;联苯双酯

      本文观察了2007年4月-2008年4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鸡虎汤治疗的疗效并与联苯双酯组进行对比,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择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符合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1~72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2~71岁。两组患者在发病时间、年龄分布、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鸡虎汤(柴胡、白芍、虎杖、甘草、白术、鸡骨草、枳实等)治疗,每天1剂,分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联苯双酯(北京协和药厂生产)15mg/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好转,肝功能指标有所改善;无变化: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变化;恶化:临床症状加重,体征恶化,肝功能指标上升。

      2.2 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见表1,治疗组基本痊愈26例(65%),好转11例(27.5%),无变化2例(5.0%),恶化1例(2.5%),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基本痊愈18例(45.0%),好转8例(20.0%),无变化8例(20.0%),恶化6例(15.0%),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其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表1 治疗4周后患者疗效评定

      3 讨论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和发展外当责之于疫毒感染,内主要责之于肝脾失调。肝脾失调是人体易感疫毒的内在因素,一旦湿热疫毒内侵,肝脾损伤可发为本病;亦可邪伏体内,暂无外在表现,每因肝脾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气化无力,气、湿、热、毒、痰、瘀互结,即可发病或使病情缠绵难愈[1],乙型肝炎的主要病机是肝郁脾湿,几乎贯穿病程的始终,所以,疏肝健脾法在治疗乙型肝炎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鸡虎汤中,虎杖苦平入肝胆肺经,祛风利湿、破瘀通经,可清除肝胆湿痰瘀毒;鸡骨草甘凉,清热解毒、疏肝散郁;枳实苦寒入脾胃肺经,破气散结、泻痰消积,本方融疏肝、养肝、散瘀解毒祛邪于一体,扶正祛邪,消补兼施。全方有升有降、有通有补,散而不破、补而不滞,清利而无苦寒伐肝伤脾之弊,利于调和肝胆阴阳平衡之功,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满意。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主要通过保护肝细胞膜及促进肝保护因子NO的产生而影响肝损伤过程的主要环节,白芍主要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及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功能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甘草具有保肝、促进NO产生及免疫调节作用。配伍作用优于单味中药,系各单味中药对病变部位不同靶点的综合效应[2]。四逆散通过影响免疫细胞活化,阻止已活化的免疫细胞浸润及抑制效应细胞功能而改善肝损伤。白术多糖PAM在一定范围内能单独激活或协同ConA/PHA促进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减轻肝细胞肿胀,有抗肝细胞坏死及降酶作用[3]。鸡骨草有抗肝损伤、降酶的作用。虎杖有抑制病毒复制、阻断病毒感染作用,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在肝脏的堆积,从而减轻肝损害。

      本观察结果表明,鸡虎汤用于乙型肝炎1个疗程后的基本痊愈率为65%、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鸡虎汤是治疗乙型肝炎有效而无明显副作用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梁鹤,杨敏.疏肝透邪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1):47-48.

      2 蒋洁云,徐强. 四逆散及其各组成中药对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 中国天然药物,2004,2(1):45-49.

      3 毛俊浩,吕志良.白术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 免疫学杂志,1996,12(4):233-236.

    ↑上一篇: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5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足三里穴药物注射治疗乙型肝炎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