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恢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9-04  浏览次数:770次

      作者:杨洪涛,吴基洲   作者单位:1.建平县公路管理段卫生院, 辽宁 建平 ;2.朝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朝阳

      【关键词】 早期 肠内营养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因为胰酶的消化作用导致脂肪、蛋白质的迅速消耗,体重下降,而禁食水更加重营养的缺乏和不平衡,肠外静脉高营养有很多限制,且有许多副作用。因此肠内营养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确诊急性胰腺炎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1岁~78岁,平均年龄57岁。其中轻症27例,重症3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1例,胆源性胰腺炎9例,非胆源性胰腺炎21例。

      1.2 治疗方法

      无论是轻型或重型胰腺炎常规行胃肠减压、禁食水、维持水电平衡、抑制胃酸、保持血容量及抑制胰酶活性的治疗。 CT提示有严重的胰腺渗出或坏死改变者,给予生长抑素持续静点;胆源性胰腺炎者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合并MOF者保护各脏器功能。18例轻症胰腺炎患者有9例很快痊愈出院,未行肠内营养,其余9例于48 h~72 h后即经内镜引导下将鼻空肠管置入屈氏韧带下20 cm~40 cm的空肠内,通过输液器12 h~24 h均匀输注肠内营养剂(瑞素)500 ml~1 000 ml。血尿淀粉酶稳定3 d后,可改用藕粉或米汤代替营养液,3 d~7 d可考虑拔管。胆源性胰腺炎及重症胰腺炎待病情稳定后4 d~7 d内给予肠内营养。

      2 结果

      9例行肠内营养的轻症患者在3 d~4 d内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消失,血尿淀粉酶在10 d内恢复正常;9例胆源性胰腺炎及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后,临床症状逐渐缓解,脏器功能衰竭较快控制,血尿淀粉酶稳定下降,精神状态和体力亦得到很快恢复,平均住院25 d,个别患者出现腹泻,调整输注速度后很快纠正。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其高代谢反应易使患者出现严重营养不良,防御免疫能力降低,感染机会增加。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源性感染,防治细菌易位是有效控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措施[1,2]。早期肠内营养能补充人体日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保证更容易、更充分地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促进肠道的运动,减少肠毒素的吸收、增加排泄,可直接或间接促进炎症的修复,减少炎症因子如TNF-α和IL-1β等的释放,延缓急性期脓毒性反应,避免了对胰腺等脏器构成“第二次打击”。急性胰腺炎患者在2 d~7 d内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可使胰腺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炎症的修复,有利于患者体力恢复和保持体重稳定,明显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因此,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兴鹏,徐刚.浅谈胰腺疾病研究的现状与趋向[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3,23(增刊):28-30.

      [2]王礼建,朱峰,钱家鸣.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3,11(2):123-125.

    ↑上一篇:预防性气管切开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采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02例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