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机械通气和腹部创伤对腹内压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1065次

    正常人腹内压力在0左右,当压力值>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或更高时,称为腹内压增高[1]。腹内压力的增高不但会对内腔脏器的血流形成影响,造成机体部分功能的异常,甚至还可导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2]。对178例患者进行腹内压的测定,旨在了解机械通气和腹部创伤对腹内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1月~2013年2月的178例重症患者分为甲组56例、乙组62例、丙组60例。甲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 18~65岁,平均(33.5±8.1)岁;乙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 18~68岁,平均(34.1±8.6)岁;丙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 19~66岁,平均(33.9±8.4)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采用间接膀胱测量法,标尺为外用压力标示器,进行腹内压的测量。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插入尿管,型号依据患者的情况而定。确定尿管处于畅通状态后,取50 ml生理盐水置入密闭式输液器中,排尽管道内气体将其固定于标尺上。消毒尿管侧壁,将输液器的针头经消毒处插入。将测压管的零点与耻骨联合的顶点相对,待盐水完全输入后,观察标尺液面的变化,当液面稳定不再波动的时候,读取呼气末时数字,该值即为腹内压力值。从入院开始,每12小时测定1次。对比各组腹内压增高的检出率。 1.3 腹内压增高的判断标准:当测定的压力值达10 cm H2O时,提示腹内压力增高。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腹内压力值增高21例,占该组的37.5%;乙组35例,占该组的56.45%;丙组12例,占该组的20%。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乙组腹内压增高的比例最高,甲组次之,丙组最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8, P<0.01)。

    3 讨论

    腹内压增高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出现都是病情危重的有效提示征像,其造成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广泛性。腹腔作为一个封闭式的腔体,其内的任何一个组织器官受到创伤都可引起内压的增高,如严重创伤引起的腹腔感染、骨盆骨折、腹腔内大出血、腹膜炎、重症胰腺炎、肠梗阻、腹水急剧形成等[3]。机械通气患者胸腔压力对高于正常,使血液的回流显著降低,腹腔内血液流量减少,使器官和组织内呈现缺血缺氧的状态,引起水肿、肠鸣音的异常,使腹腔内压力增加。而腹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膈肌明显抬高,胸腔变小,肺容积减少,致使通气和换气功能呈现异常,引起呼吸困难的发生,延长机械通气的时间,故两者之间呈现明显循环影响现象。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于腹内压增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临床常将腹内压的增高作为评价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主要指标,以减少腹部内脏器损害的发生。故腹内压的监测在临床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对腹内压的测定又分为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两种。直接检测法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但常需连接引流管或穿刺针,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增加患者的痛苦。间接检测法又有下腔静脉、胃内、直肠、膀胱四种途径。其中膀胱内压测定是临床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是公认的间接测量腹内压的“金标准”。因此,笔者特选择此方式分别对三组患者的腹内压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腹部创伤及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增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未行机械通气及无腹部损伤的患者。提示机械通气和腹部损伤都是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临床应加强对该两类患者的监测,及早发现并给予处理,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4 参考文献

    [1] Cheatham ML,Malbrain ML,Kirkpatrick A,et a1.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xperts on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Ⅱ recommendations[J]. Intensive Care Med,2007,33(6):951.

    [2] 杨 芳,滕金红,王玉梅,等.体位及呼气末正压对危重病患者腹内压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8):45.

    [3] 孙淑青.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的早期监测与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50.

    [收稿日期:2013-06-08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基层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现状
    ↓下一篇:急性腕管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可行性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