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士职业防护
发表时间:2009-11-11 浏览次数:730次
呼吸内科护士职业防护作者:王林凤 作者单位:215002 江苏苏州,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三区 【摘要】 呼吸内科护士会面临诸如空气污染、接触污染、针刺伤等职业危害,通过环境防护、正确戴口罩、正确洗手、预防针刺伤、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等有效的职业防护,可预防和减少呼吸内科护士职业危害,避免和降低职业损伤。 【关键词】 呼吸;内科;空气污染物;职业性 作为临床第一线的病房护士,尤其是呼吸内科护士,面临着很多职业危害,如空气污染所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肺结核等,接触患者各类体液和针刺伤所导致的生物性职业危害如乙肝、丙肝、艾滋病、伤寒等。认识职业危害,并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意义重大。1 职业危害 1.1 空气污染 呼吸内科病房是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呼吸道疾病通常经空气飞沫传播,因此在病室内细菌病毒的密度较其他部门高。未确诊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更是高危因素。 1.2 接触污染 护士给患者直接提供治疗、护理,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患者的血液、胸液、唾液、伤口分泌物以及停留在患者被服、门把手等公共部位的飞沫等。 1.3 针刺伤 我国中南大学护理学院王红红等[1]的一项调查显示,护士容易发生针刺伤,一年内达81.8%,其中包括医疗废物的不合适处置而造成的损伤:护士给患者注射、置管等操作中和终末处理都有可能导致针刺伤,多发生于分离注射器时,将针套套回针尖时,拔针时误扎伤自己,处理输液器、注射器等医疗废物,侵入性操作不熟练时误伤等。2 职业防护 医疗机构应当制订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2]。 2.1 环境防护 2.1.1 保持空气流通 病室放置循环式空气消毒机,每天定时开机消毒。对于有高度怀疑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室,可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2.1.2 正确保洁与消毒 地面、床头柜、患者床铺等每天湿式保洁,做好终末消毒,污染时按制度做好即时消毒。 2.2 正确戴口罩 护士戴口罩时,口罩上缘在距下眼睑1 cm处,口罩下缘要包住下颌,口罩四周要遮掩严密。不戴时应将口罩内面折叠放入无菌袋中,严禁内面朝外挂胸口或随意放于工作服兜内。 2.3 正确洗手 洗手是防止医院内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每个护士都应该了解洗手的指征,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或侵入性操作必须戴手套。 2.4 预防针刺伤 2.4.1 提倡安全注射 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要求一定要套回时,运用单手套法;尽快将用过的针头或锐器扔进耐刺的容器中;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以免刺伤他人或自己;操作后自己终末处理。 2.4.2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 包括防护用物应用的重要性、锐器损伤处理流程等,提高护士防护意识。 2.5 增强自身抵抗力 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 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综上所述,采取积极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可预防和减少呼吸内科护士职业危害,避免和降低职业损伤,保障呼吸内科护士的职业健康。【参考文献】 1 王红红,杨敏,何国平,等.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实用预防医学,2002,9(6):666-668. 2 高强.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8号令,20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