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长春西丁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探讨

    发表时间:2012-06-18  浏览次数:794次

      作者:严国山,朱伶俐,李绪定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人民医院神经科

      【摘要】目的探讨长春西丁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长春西丁、奥扎格雷钠)和对照组(丹参),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2.5%、93.3%和60%、81.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长春西丁联合奥扎格雷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 长春西丁;奥扎格雷钠;丹参;急性脑梗死

      Clinical Study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Vinpocetine And Ozagrel Sodium

      Yan Guoshan,Zhu Lingli,Li Xuding

      Department of Neurd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angyang, Hubei, 444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Vinpocetine And Ozagrel Sodium on acute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240 patients acute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the treated group(Vinpocetine And Ozagrel Sodium) and the contral group (Dan Shen), for14 days as a course. Results the remarkableoffcieney rate and the total offcieney rate oftwo groups were 82.5% 、 93.3% and 60%、81.7%.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 Conlusion Vinpocetine And Ozagrel Sodium are safe and effective drugs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

      【Key words】 Changchun cefoxitin; Ozagrel; SM;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为脑梗死,排除脑出血;②首次发病;③起病72小时以内;④未经抗凝、溶栓等治疗;⑤无奥扎格雷钠应用禁忌症。将同期收治的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长春西丁、奥扎格雷钠为治疗组,丹参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肌力、发病时间等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与长春西丁注射液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00 ml静滴,每日1次,2周1个疗程;对照组给与丹参注射液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2周1个疗程。两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

      1.3 疗效判断

      根据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评定: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显著进步: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恶化: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 基本治愈 44 例,显著进步 55 例,进步 13 例,无效或恶化 8 例。显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82.5%,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93.3% ;对照组 : 基本治愈33例,显著进步39例,进步 26例,无效或恶化 22 例。显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 60%, 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81.7%。两组比较,经x2检验,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3 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首选溶栓治疗,但由于严格的时间窗、多种禁忌症等限制,绝大多数失去溶栓机会,临床上更多地选择药物治疗。

      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后,缺血中央区脑细胞水肿、坏死,其周边区的脑细胞由于侧支循环代偿,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多数神经元处于可逆生存状态,即缺血性半暗带,及时恢复半暗带区血液灌注,可使一部分脑组织功能恢复。长春西丁属吲哚类生物碱,为脑血管扩张药,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管平滑肌产生C—GMP,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组织摄取和利用氧和葡萄糖,改善脑代谢;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增强红细胞变形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2]。

      血小板的变化是急性脑梗死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胞膜上的磷脂分解代谢,产生大量血栓素A2 (TXA2),TXA2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损伤动脉内膜细胞的作用,是促进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奥扎格雷钠为特异性强力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剂,选择性抑制TXA2,具有独特抗脑血栓作用[3]。其治疗机理可能是:①降低体内TXA2浓度,促进PGI2的生成。两者均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但作用刚好相反,PGI2能强烈地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奥扎格雷钠通过PGI2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梗死区及周围半暗带的血液供应,增加血流量和供氧量,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②影响和调节血脂代谢,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管状态。③调节机体紊乱,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神经细胞内损伤过程,有利于功能恢复,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好转。

      长春西丁和奥扎格雷钠通过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干预缺血性级联反应,保护缺血性半暗带脑组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5 %和 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和81.7%,同时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陈新谦,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1

      [3]吕红星.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1):57

    ↑上一篇:蛋白质组学技术对PC12细胞的热休克蛋白的鉴定
    ↓下一篇:大剂量纳洛酮加依达拉奉救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