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探索

    发表时间:2010-05-11  浏览次数:606次

      作者:徐有祖 徐丽伟 作者单位:317000 浙江省台州医院呼吸内科

      【关键词】 肺癌

      老年肺癌患者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70%~80%的病人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发病高峰年龄为70~80岁[1],老年人通常是指年龄≥70岁的患者。老年肺癌以非小细胞肺癌多见,大部分老年患者拒绝治疗或治疗不完全,因此目前对老年肺癌化疗方案研究较少。本院近5年来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临床资料回顾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50例患者,均为初治,并经病理、细胞学和影像学检查证实为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分2组,每组25例。其中第1组中男性16例, 女性9例, 年龄70~77岁, 平均年龄(72.79±2.00)岁。第2组中男性18例, 女性7例, 年龄70~79岁, 平均年龄(72.68±1.99)岁。全部病例均可在CT片上测量病灶,Karnofsky评分≥70分。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预计生存期>3个月。

      1.2 方法: 二组均以单药化疗方案。第1组予国产紫杉醇注射液135mg/m2, 加入5%葡萄糖500ml中, 静脉滴注3h,d1。用紫杉醇前中后三天 ,每天口服两次地塞米松8mg, 前30min静脉注射雷尼替丁200mg, 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 以防止过敏反应。用药后3h内密切检测血压、脉搏。第2组予国产长春瑞滨(商品名盖诺) 25mg/m2 , d1、d8加生理盐水40ml静脉推注,前30min静脉注射雷尼替丁200mg,并在使用长春瑞滨前后用地塞米松针5mg静脉注射。每组患者均28d为1周期, 每例至少2个周期,化疗期间给予止吐剂。根据病情使用G-CSF或GM-CSF,化疗后行胸部CT检查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按1981年WHO制定的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恶化(PD)。生活质量以KPS评分标准为依据,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期后给予评价,凡较前增加10分以上者为改善,无明显变化者为稳定,治疗后较前减少10分以上者为减退。毒副反应评价按1981年WHO制定的近期毒性分度标准分0~Ⅳ度。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50例患者均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 可评价疗效, 每2周期进行影像学复查, 二组均无CR者。第1组PR 4例,NC 8例, PD 13例,总有效率(CR + PR)16.0%。生活质量改善17例(68.0%),稳定5例(20.0%),下降3例(12.0%)。第2组PR 6例, NC 7例, PD 12例, 总有效率(CR + PR)24.0%。生活质量改善16例(64.0%),稳定6例(24.0%),下降3例(12.0%)。

      2.2 毒副反应: 第1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 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脱发。无一例患者因毒副反应中止治疗。25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 见表1。第2组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见表2。

      表1 紫杉醇治疗25例晚期NSCLC的毒副反应(略)

      表2 长春瑞滨治疗25例晚期NSCLC的毒副反应(略)

      3 讨论

      现在随着新化疗药物的不断问世,化疗也是成为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故大多选择非铂类的新药来化疗。既往已有一些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单药长春瑞滨初治老年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有效率并可延长生存时间[2]。意大利ELVIS(the Elderly Cancer Vinorelbine Italian Study group)研究小组进行的一项Ⅲ期临床随机试验,比较长春瑞滨和最佳支持治疗在年龄≥70岁NSCLC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长春瑞滨治疗的有效率近20%,长春瑞滨治疗还改善了肿瘤诱发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和疼痛等[3]。由Gridelli等的研究提出了吉西他滨单药或长春瑞滨单药应该作为老年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4]。既往有关紫杉醇的单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其有效率在3~23%不等,并可以延长生存期,但是血液学毒性较高[5]。

      作者就单药紫杉醇和长春瑞滨治疗年龄≥70岁NSCLC患者,显示紫杉醇治疗的总有效率是16%,而长春瑞滨治疗总有效率是24%,有效率都不是很高。但是病情稳定的病例较多,紫杉醇化疗组8例(32%)和长春瑞滨化疗组7例(28%),总体上单药长春瑞滨化疗效果似乎好于单药紫杉醇治疗。两药的化疗主要副反应都是骨髓抑制、脱发及恶心、呕吐,和紫杉醇及长春瑞滨化疗药物常见副反应一致的,但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老年人耐受性较差有关。

      作者在临床上处理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时,单药化疗和非铂类化疗方案是可以考虑的。

      【参考文献】

      1 Schottenfeld D. Et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 In:Pass HI, et al . Lung canc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Philadelphia, P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0.367~388.

      2 Gridelli C, Perrone F, Gallo C, et al. Vinorelbine is well tolerated and a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two-stage phase II study. Eur J Cancer,1997, 33:392~397.

      3 The elderly lung cancer vinorelbine Italian study group: effects of vinorelbin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1999;91:66~72.

      4 Gridelli C, Perrone F, Gallo C, et al. Chemo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he Multicenter Italian Lung Cancer in the Elderly Study (MILES) 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 J Natl Cancer Inst 2003; 95:362~372.

      5 Gridelli C, Shepherd FA. Chemo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Chest,2005,128:947~957.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75岁以上肺结核合并慢性疾病患者双重督导管理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